天河潭景区土壤暗色丝孢真菌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02:47
土壤暗色丝孢菌(dematiaceous hyphomycetes)是指一类以土壤为活动场所完成全部或部分生活史的一类真菌。暗色丝孢菌的主要特征是菌丝、分生孢子梗和(或)分生孢子暗色到黑色。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复杂,积累了丰富多变的适于真菌生长的土壤基质,因此蕴涵着种类繁多的暗色丝孢菌真菌。贵阳市天河潭景区植被类型丰富,具有农田、森林和河谷等多种生境,土壤类型多样。本论文对该景区土壤暗色丝孢真菌进行调查,以期进一步发掘我国的暗色丝孢菌真菌资源,丰富该类群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并为该类群真菌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通过采集天河潭景区内各个景点及其周边农田等土壤,总共采集到土样210份,均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得到312个菌株,其中包含51个暗色丝孢菌,鉴定为个19属,24个种。其中属于束梗孢目(Stilbellales)有2个属,2个种;属于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2个属,3个种;属于丝孢目(Hyphomycetales)15个属,19个种。其中鉴定出1个新种,为Paramyrothecium hydei(已发表);2个中国新纪录种,分别是Albifim...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真菌研究概况
2 土壤真菌的分类
3 土壤真菌的功能及作用
4 暗色丝孢真菌分类研究
5 暗色丝孢真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6 传统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
7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
1 实验材料
1.1 标本的来源及采集
1.2 培养基
1.3 仪器与试剂
1.3.1 主要仪器
1.3.2 主要试剂和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土壤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 诱导产孢的方法
2.3 DNA的提取
2.4 暗色丝孢真菌形态学鉴定及图版的制作
2.5 PCR引物和反应体系
2.6 PCR产物检测和测序
2.7 DNA序列处理
2.7.1 序列检测
2.7.2 序列比对
2.8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分析
2.8.1 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
2.8.2 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新种以及新纪录种研究结果
3.1.1 新种形态学及系统学分析结果
3.1.2 新记录种形态学及系统学分析结果
3.2 暗色丝孢真菌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3.2.1 丝孢目(Hyphomycet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1.链格孢属
2.节菱孢属
3.枝孢属
4.弯孢属
5.Cryptocoryneum
6.粘鞭霉属
7.膝梗孢属
8.黑乌霉属
9.黑团孢属
10.皮司霉属
11.伞孢属
12.斯氏格孢属
12.1 戴顿斯氏格孢
12.2 十字斯氏格孢
13.葡萄穗霉属
14.Trichobotrys
15.轮枝孢属
3.2.2 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1.粘束孢属
2.头束霉
第三章 总论与讨论
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37015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真菌研究概况
2 土壤真菌的分类
3 土壤真菌的功能及作用
4 暗色丝孢真菌分类研究
5 暗色丝孢真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6 传统分类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
7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
1 实验材料
1.1 标本的来源及采集
1.2 培养基
1.3 仪器与试剂
1.3.1 主要仪器
1.3.2 主要试剂和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土壤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 诱导产孢的方法
2.3 DNA的提取
2.4 暗色丝孢真菌形态学鉴定及图版的制作
2.5 PCR引物和反应体系
2.6 PCR产物检测和测序
2.7 DNA序列处理
2.7.1 序列检测
2.7.2 序列比对
2.8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与分析
2.8.1 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
2.8.2 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新种以及新纪录种研究结果
3.1.1 新种形态学及系统学分析结果
3.1.2 新记录种形态学及系统学分析结果
3.2 暗色丝孢真菌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3.2.1 丝孢目(Hyphomycetales)—分生孢子梗散生
1.链格孢属
2.节菱孢属
3.枝孢属
4.弯孢属
5.Cryptocoryneum
6.粘鞭霉属
7.膝梗孢属
8.黑乌霉属
9.黑团孢属
10.皮司霉属
11.伞孢属
12.斯氏格孢属
12.1 戴顿斯氏格孢
12.2 十字斯氏格孢
13.葡萄穗霉属
14.Trichobotrys
15.轮枝孢属
3.2.2 束梗孢目(Stilbellales)—分生孢子梗聚生形成孢梗束
1.粘束孢属
2.头束霉
第三章 总论与讨论
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37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3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