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旬阳坝地区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及贮存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1 22:11
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秦岭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得森林土壤贮水量增加,从而改善了秦岭的土壤环境。基于此,研究秦岭中山区土壤水分对于秦岭土壤水分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秦岭中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实验设计、野外实地考察与土壤样品采集,借助SPSS、GS+、SAS等分析软件,采用数理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样品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研究区内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水分、有机质、容重和粒度的理化性质,探讨了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主控因子,建立了土壤水分贮存量预测模型,为陕南秦岭旬阳坝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研究区不同土地类型下,阳坡和阴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差别,含量范围分别介于39.6g/kg~53.01g/kg、40.54g/kg~59.78g/kg之间;平均土壤容重值阳坡和阴坡无明显差别,平均容重在1.14g/cm3~1.32g/cm3范围内变化。各类型用地的有机质和土壤容重呈现出弱变异程度或中等变异程度。土壤主要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分测量技术
1.2.2 土壤水分异质性
1.2.3 土壤水分空间相关性
1.2.4 土壤水分模拟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统计特征
3.1 土壤有机质
3.2 土壤容重
3.3 土壤粒度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4.1 表层土壤水分的统计特征
4.1.1 林地表层土壤水分
4.1.2 撂荒地土壤水分
4.1.3 园地土壤水分
4.1.4 农耕地土壤水分
4.2 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
4.2.1 土壤水分的分布检验
4.2.2 土壤水分的趋势效应
4.2.3 土壤水分半变异函数模型
4.3 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子分析
4.3.1 坡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2 坡向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3 坡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4 有机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5 土壤容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6 土壤粒径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7 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因子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水分的贮存模型
5.1 模型的选择
5.2 土壤水分贮存量模型的建立
5.2.1 林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2 撂荒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3 园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4 农耕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3 土壤水分贮存量模型的精度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9527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分测量技术
1.2.2 土壤水分异质性
1.2.3 土壤水分空间相关性
1.2.4 土壤水分模拟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样品采集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统计特征
3.1 土壤有机质
3.2 土壤容重
3.3 土壤粒度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4.1 表层土壤水分的统计特征
4.1.1 林地表层土壤水分
4.1.2 撂荒地土壤水分
4.1.3 园地土壤水分
4.1.4 农耕地土壤水分
4.2 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格局
4.2.1 土壤水分的分布检验
4.2.2 土壤水分的趋势效应
4.2.3 土壤水分半变异函数模型
4.3 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子分析
4.3.1 坡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2 坡向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3 坡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4 有机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5 土壤容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6 土壤粒径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3.7 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因子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水分的贮存模型
5.1 模型的选择
5.2 土壤水分贮存量模型的建立
5.2.1 林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2 撂荒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3 园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2.4 农耕地水分贮存量模型
5.3 土壤水分贮存量模型的精度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9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4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