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种类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0-19 17:48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了湖北稻田中几种豆科绿肥的生长及养分积累差异,绿肥翻压利用后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变化,试图为南方稻田绿肥种植提供更多选择。同时研究了适度间作紫云英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紫云英及油菜秸秆作绿肥翻压后对水稻生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索湖北油菜-水稻轮作区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前提下,耕地肥力培育的途径,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湖北稻田种植蚕豆绿肥的生物量最大,其次是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紫云英最低,且前4种绿肥的N、 P2O5、 K2O、 C的累积量均大于紫云英。 (2)冬季豆科绿肥与化肥的配施能够提高水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2013年,光叶苕子、箭筈豌豆、蚕豆、毛叶苕子处理水稻增产幅度均大于紫云英,其中光叶苕子、箭筈豌豆、蚕豆作绿肥,在减施30%化肥情况下,水稻产量仍比单施100%化肥提高1.5%-6.6%。 (3)2013年,绿肥翻压利用能够提高稻田化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光叶苕子、蚕豆、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紫云英处理比冬闲施100%化肥的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69.9%、62.5%、62.1%、57.1%、54...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绿肥种植历史
1.2 绿肥的种类
1.3 绿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1.3.1 绿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1.3.2 绿肥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供作物养分
1.3.3 绿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
1.3.4 绿肥可减轻土壤病虫害
1.3.5 绿肥可增加土壤持水保肥能力
1.4 稻田绿肥概况
1.4.1 稻田绿肥种类
1.4.2 稻田绿肥种植方式
1.4.3 绿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试验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不同类型绿肥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及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冬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比较
3.3.2 不同绿肥的翻压利用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3.3 不同绿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3.3.4 轮作绿肥对稻田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5 不同冬绿肥翻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3.4.1 几种绿肥的生物量、碳氮比及氮磷钾养分累积量
3.4.2 翻压绿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3.4.3 翻压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油菜间作紫云英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及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油菜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4.3.2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的生物产量
4.3.3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成因子的影响
4.3.4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4.3.5 轮作绿肥对稻田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油菜-水稻轮作全年经济效益
4.3.7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讨论与结论
4.4.1 冬季紫云英和油菜鲜草和干草产量及养分累积量
4.4.2 油菜单作和油菜/紫云英间作对夏季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4.3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冬季间作紫云英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5171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绿肥种植历史
1.2 绿肥的种类
1.3 绿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1.3.1 绿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1.3.2 绿肥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供作物养分
1.3.3 绿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
1.3.4 绿肥可减轻土壤病虫害
1.3.5 绿肥可增加土壤持水保肥能力
1.4 稻田绿肥概况
1.4.1 稻田绿肥种类
1.4.2 稻田绿肥种植方式
1.4.3 绿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试验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不同类型绿肥对水稻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及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冬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比较
3.3.2 不同绿肥的翻压利用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3.3.3 不同绿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3.3.4 轮作绿肥对稻田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5 不同冬绿肥翻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3.4.1 几种绿肥的生物量、碳氮比及氮磷钾养分累积量
3.4.2 翻压绿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3.4.3 翻压不同绿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油菜间作紫云英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及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油菜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4.3.2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的生物产量
4.3.3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成因子的影响
4.3.4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4.3.5 轮作绿肥对稻田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油菜-水稻轮作全年经济效益
4.3.7 不同冬季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讨论与结论
4.4.1 冬季紫云英和油菜鲜草和干草产量及养分累积量
4.4.2 油菜单作和油菜/紫云英间作对夏季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4.4.3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冬季间作紫云英对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5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