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3-12-12 19:21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促进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涉农专业有了新的、快速发展,在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高职涉农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安排、教学模式的改革等主要环节上,仍然局限于学科教学的框框,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涉农专业的特色,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技能水平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对农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完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本研究结合高职涉农专业的特点,通过对湖南省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探索的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农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构建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瞄准主体培养目标,突出“农”字这个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为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核心;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研结合;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诸多方面找...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我国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研究
        二、关于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性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
    第一节 地方性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第二节 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三、“三平台、三阶段、产学研推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章 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二、办学方向更加明确
        三、教学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四、培养方式多样化
    第二节 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定位模糊
        二、专业特色不明显
        三、课程设计及教材建设滞后
        四、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五、生源素质不高
第四章 优化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一、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第二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专业特点的要求
        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过程
        一、科学设置专业
        二、加强课程建设
        三、改革教学方法
    第四节 确保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加强法制法规的建设
        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73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73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