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柏木低效林改造初期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6 21:21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是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开发方式,并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川中丘陵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在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中营造了大面积的柏木纯林,因树种组成单一,初植密度过大以及经营管理滞后,导致现有林分多成为低效林,水土保持功能严重退化。因此,本研究于2012年对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境内典型的柏木低效林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分别采用抚育间伐、人工开窗(自然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水平带砍伐造林(引入乡土阔叶树种和经济树种花椒)等几种改造模式,以未作处理的柏木林为对照,通过在各处理中设置人工径流场,对柏木低效林改造初期地表径流、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养分流失状况研进行了研究,以寻求较优改造模式来提升林地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各模式径流量基本符合人工林窗(自然更新)>抚育间伐>宽带造林>纯柏林(对照地)>人工林窗(人工促进)>花椒地(无地被)>花椒地(有地被)的规律。土壤泥沙侵蚀量符合抚育间伐>人工林窗(自然更新)>宽带造林>纯柏...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水土保持的研究概况
1.2 地表产流产沙机制
1.3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1.3.1 降雨因素
1.3.2 土壤理化性质因素
1.3.3 地形因素
1.3.4 植被因素
1.4 坡面养分流失研究动态
1.5 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与水土侵蚀的关系
1.5.1 人工开窗与开窗补阔
1.5.2 皆伐、整地造林与森林幼苗抚育
1.5.3 择伐与抚育间伐
1.5.4 农林复合模式
1.6 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径流小区设立及植被状况
2.2.2 样品采集
2.2.3 室内分析测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2.5 本研究前期处理及野外施工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改造模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1.1 降雨量分布
3.1.2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3.2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3.2.1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养分流失总量的影响
3.2.2 不同模式径流与泥沙流失养分浓度的比较
3.2.3 不同模式养分流失动态过程
3.3 不同改造模式不同次降雨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3.3.1 不同改造模式次降雨前土壤理化性质
3.3.2 不同改造模式次降雨对土壤侵蚀的过程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被、坡度对不同改造模式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4.1.2 不同改造模式的养分流失格局及动态规律
4.1.3 降雨强度对林地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4.1.4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结论
5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1 存在的问题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5711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水土保持的研究概况
1.2 地表产流产沙机制
1.3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1.3.1 降雨因素
1.3.2 土壤理化性质因素
1.3.3 地形因素
1.3.4 植被因素
1.4 坡面养分流失研究动态
1.5 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与水土侵蚀的关系
1.5.1 人工开窗与开窗补阔
1.5.2 皆伐、整地造林与森林幼苗抚育
1.5.3 择伐与抚育间伐
1.5.4 农林复合模式
1.6 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径流小区设立及植被状况
2.2.2 样品采集
2.2.3 室内分析测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2.5 本研究前期处理及野外施工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改造模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1.1 降雨量分布
3.1.2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3.2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3.2.1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养分流失总量的影响
3.2.2 不同模式径流与泥沙流失养分浓度的比较
3.2.3 不同模式养分流失动态过程
3.3 不同改造模式不同次降雨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3.3.1 不同改造模式次降雨前土壤理化性质
3.3.2 不同改造模式次降雨对土壤侵蚀的过程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植被、坡度对不同改造模式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4.1.2 不同改造模式的养分流失格局及动态规律
4.1.3 降雨强度对林地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4.1.4 不同改造模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结论
5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1 存在的问题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5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8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