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的耦合效应
发布时间:2024-05-12 10:37
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研究有助于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功能,但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和土层的空间变异与随发育时间的互作即空间与时间变异耦合效应少有报道,因而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各土壤层次有机碳的时空变异对评估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效应有重要意义。以九连山主峰黄牛石不同海拔的典型森林、灌丛和草甸土壤剖面为对象,对比分析自然保护区设立初(1982年)至2015年间各土壤层次(0~10 cm, 10~20 cm,20~40 cm)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变化,探讨封山育林33 a后九连山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3 a前后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在0~40 cm土层内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现线性增大的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的累积速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大,即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累积速率最大;杜鹃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0~1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变化显著地高于人工林,高山草甸和杜鹃林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高山草甸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显著地高于0~10 cm。混合线性模型...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71219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233a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变化随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
由图2(b)可知,杜鹃林0~10cm土层的碳储量变化显著高于人工林,而其他植被类型与杜鹃林和人工林无显著差异;10~20cm土层的碳储量变化在不同植被类型间无差异;高山草甸20~40cm土层的碳储量变化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杜鹃林20~40cm土层的碳储量变化与竹林、人工....
图133a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变化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从图1可知,33a前后有机碳含量变化在0~40cm土层内均随海拔升高而呈线性增大的趋势,而碳储量变化与海拔的关系和与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由回归方程可知,随海拔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累积速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大,即20~4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累积速率最大....
本文编号:3971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97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