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零价铁对养殖场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19 06:28
抗生素和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规模化养殖业中,诱导了动物肠道中抗性细菌的出现,其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了养殖场畜禽粪便成为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重要储存库。ARGs主要依赖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机制在不同微生物种属间传播,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是HGT的主要媒介。好氧堆肥产品的农业利用是ARGs在环境中传播的重要途径。纳米零价铁对抗生素和重金属具有催化还原及吸附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染治理中。因此,本文以不同浓度的纳米零价铁(0,100 mg·kg-1,1000 mg·kg-1)为添加剂,研究了纳米零价铁对猪粪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ARGs和MGEs丰度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分析了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细菌群落及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究了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影响机理。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所有堆体温度保持50℃以上超过5天,种子发芽指数大于80%,符合无害化的要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ARGs的污染现状
1.2.2 ARGs的传播风险
1.2.3 ARGs的削减方法
1.2.4 纳米零价铁的特征及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置
2.1.2 样品采集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与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和pH的影响
2.2.2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氮含量的影响
2.2.3 纳米零价铁对堆料腐熟度的影响
2.2.4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有效态Cu和Zn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ARGs和 MGEs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置
3.1.2 样品采集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与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ARGs相对丰度的影响
3.2.2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MGEs相对丰度的影响
3.2.3 ARGs与 MGEs的关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置
4.1.2 样品采集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4.2.2 ARGs和 MGEs的潜在宿主菌分析
4.2.3 环境因子、潜在宿主菌、MGEs与 ARGs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17803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ARGs的污染现状
1.2.2 ARGs的传播风险
1.2.3 ARGs的削减方法
1.2.4 纳米零价铁的特征及应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置
2.1.2 样品采集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与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和pH的影响
2.2.2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氮含量的影响
2.2.3 纳米零价铁对堆料腐熟度的影响
2.2.4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有效态Cu和Zn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ARGs和 MGEs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置
3.1.2 样品采集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与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ARGs相对丰度的影响
3.2.2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MGEs相对丰度的影响
3.2.3 ARGs与 MGEs的关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置
4.1.2 样品采集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4 数据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纳米零价铁对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4.2.2 ARGs和 MGEs的潜在宿主菌分析
4.2.3 环境因子、潜在宿主菌、MGEs与 ARGs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17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1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