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灌溉方式下幼中龄期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02:04

  本文关键词:不同灌溉方式下幼中龄期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红枣是环塔里木盆地主要栽种的经济林之一,但由于该区域红枣园普遍采用粗放型的漫灌灌溉方式,而漫灌方式在灌溉过程中由于田间水量过多而产生强烈的土壤水分蒸发,不仅降低了枣园的水分有效利用率,还会导致枣园土壤盐分向土壤表层迁移、聚集,进而加重土壤盐渍化程度,这会严重影响环塔里木盆地红枣产业的未来发展。并且枣园棵间蒸发的水分不参与枣树的任何生理生长过程,属于非农业生产耗水部分。由于枣园不同的灌溉方式产生的蒸发量大小也不尽相同,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近些年有关枣园节水灌溉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为此本试验以阿克苏地区幼龄期枣树和中龄期枣树分别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滴灌(I1)、井式灌溉(I2)、漫灌(I3)灌溉方式下的幼中龄期枣园在展叶期、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等不同生育期的棵间土壤蒸发特性以及在展叶期、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等不同生育期的棵间土壤蒸发强度与试验地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较适合阿克苏地区幼中龄期红枣园的节水灌溉方式。试验所得结果如下:(1)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同一灌溉方式下,幼龄期、中龄期红枣园在全生育期的棵间土壤蒸发强度最大的均是在坐果期期间,蒸发强度最小的均是在落叶期期间,同时幼、中龄期枣园全生育期的棵间土壤蒸发强度大小所呈现的关系均为:落叶期果实成熟期果实膨大期展叶期开花期坐果期。且I1条件下幼龄期、中龄期枣树在坐果期、开花期、展叶期的棵间土壤日均蒸发量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幼龄期和中龄期枣树的前三个生育期日均蒸发强度均明显高于后三个时期(p0.05);I2条件下幼龄期和中龄期枣树在坐果期、开花期、展叶期的棵间土壤日均蒸发量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幼龄期和中龄期枣树的前三个生育期日均蒸发强度均明显高于后三个时期(p0.05);I3条件下幼龄期和中龄期枣树在坐果期和开花期的棵间土壤日均蒸发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展叶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两两之间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样,I3条件下幼龄期和中龄期的前三个生育期的日均蒸发均明显高于后三个时期(p0.05)。(2)I1、I2、I3灌溉条件下,幼龄期枣园中,距离树体20cm、60cm、100cm处的单棵枣树各生育期棵间日均土壤蒸发强度均表现为I3I1I2,并且I3分别和I1、I2方式下的不同生育期棵间日均蒸发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I1、I2、I3灌溉条件下,在中龄期枣园中,距离树干分别为20cm、60cm、100cm、140cm处的单棵枣树全生育期的棵间日均土壤蒸发强度均呈现为I3I1I2,而且I3分别和I1、I2条件下的不同生育期棵间日均土壤蒸发量也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3)I1、I2、I3条件下幼龄期枣树不同生育期的棵间蒸发总量大小关系为:I3I1I2,同时I1、I2、I3条件下的不同生育期的棵间蒸发总量两两对比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样的情况,I1、I2、I3条件下中龄期枣树不同生育期的蒸发总量大小关系为:I3I1I2,且I1、I2、I3条件下的不同生育期的蒸发总量两两对比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灌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界气象因素则是影响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原因,而影响田间土壤蒸发强度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指太阳辐射(S)、温度(T)、空气湿度(R)、风速(W)等,其对枣园棵间土壤蒸发强度的影响程度表现为:SWTR,所以太阳净辐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枣园的棵间土壤蒸发强度呈负相关,即空气相对湿度绝对值越大,相反的枣园的棵间土壤蒸发强度越小,同时由于试验所在地属环塔里木盆地,年降雨量稀少,所以和太阳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相比较,则降雨量对该试验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关键词】:幼龄红枣 中龄红枣 地表滴灌 井式灌溉 漫灌 土壤蒸发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665.1;S152.7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7
  • 1.1. 立题来源与依据9-10
  • 1.1.1. 论文选题来源9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3
  • 1.2.1. 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10-11
  • 1.2.2. 灌溉方式对田间土壤蒸发的影响研究进展11-12
  • 1.2.3. 微型蒸发器测量土壤的研究进展12-13
  • 1.3 研究内容、目标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目的14
  • 1.4. 技术路线14-16
  • 1.5. 创新点16-17
  • 2 研究区概况与材料方法17-27
  • 2.1. 研究区概况17
  • 2.2. 材料方法17-27
  • 2.2.1. 幼龄期红枣园棵间土壤蒸发试验设计17-20
  • 2.2.2. 中龄期红枣园棵间土壤蒸发试验设计20-23
  • 2.2.3. 数据采集23-24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24-27
  • 3 不同灌溉条件下幼龄期枣园地表蒸发特征27-32
  • 3.1. 全生育期距树干不同距离日均棵间蒸发特性27-28
  • 3.2 不同灌溉条件下幼龄红枣不同生育期蒸发总量比较28-30
  • 3.3 全生育期土壤蒸发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30-31
  • 3.4 小结31-32
  • 4 不同灌溉条件下中龄期枣园地表蒸发特征32-38
  • 4.1 中龄期红枣各生育期距树干不同距离地表的日均蒸发特性32-34
  • 4.2 中龄红枣不同生育期蒸发总量比较34-35
  • 4.3 中龄枣园全生育期土壤蒸发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35-36
  • 4.4 小结36-38
  • 5 结论与讨论38-41
  • 5.1. 结论38-39
  • 5.2. 讨论39-41
  • 附录41-43
  • 参考文献43-48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勇,刘昌明,张喜英,张永强,沈彦俊;不同长度micro-lysimeters对测定土壤蒸发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清涛;邱国玉;李莉;王丽明;陈素英;;抑制农田土壤蒸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1期

3 钟芳;李正平;宋耀选;肖洪浪;;黄土高原西部土壤蒸发实验研究[J];中国沙漠;2006年04期

4 孟春雷;崔建勇;;干旱区土壤蒸发及水热耦合运移模式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年02期

5 汪增涛;孙西欢;郭向红;马娟娟;;土壤蒸发研究进展[J];山西水利;2007年01期

6 孟春雷;;土壤蒸发及水热传输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07年02期

7 程福厚;杜宏义;赵志军;;抑制果园土壤蒸发技术的应用探讨[J];河北果树;2007年S1期

8 韩炳柱;刘继忠;富嘉伟;;土壤蒸发概念及其确定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9 崔向新;蒙仲举;高永;张兴源;;不同材料覆盖的土壤蒸发效果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4期

10 杨斌;谢甫绨;温学发;孙晓敏;王建林;;华北平原农田土壤蒸发δ~(18)O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高阳;;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夏玉米田土壤蒸发规律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2 李艳;刘海军;;不同留茬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孙景生;康绍忠;;沟灌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规律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虎胆·吐马尔白;;秸秆覆盖保墒效果探讨[A];新疆水利学会获奖论文集(1989-1998)[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春雷;陆面过程模式中土壤蒸发与水热耦合传输的进一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莹莹;不同灌溉方式下幼中龄期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特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红星;土壤蒸发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试验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米美霞;利用热脉冲方法研究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旭;科尔沁沙地坨甸相间地区土壤蒸发的野外试验与动态模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龙桃;干旱区撂荒草地及裸地土壤蒸发规律与时空变异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高绪华;贝叶斯网络在土壤蒸发量计算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康磊;基于冠层结构之森林土壤蒸发数学模型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石俊杰;利用同位素原位监测技术分割农田蒸散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谭广洋;黄土高原西部应用APSIM模型的土壤蒸发参数测定和调整[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柏会子;东北春玉米区不同种植方式生长季土壤蒸发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灌溉方式下幼中龄期枣园棵间土壤蒸发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03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