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6-20 12:04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是能被水和盐溶液浸提的有机氮。综述了国内外对这一特殊氮素组分的研究进展,包括SON的来源和组成、农业生态系统中SON的含量、SON对植物养分吸收的贡献、SON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SON在农田土壤氮素淋失中的作用等。认为SON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和植物养分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对农业生态系统中SON含量、淋失状况以及SON与其他土壤养分、植物吸收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氮 氮素 氮素流失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071868) 浙江师范大学人才基金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土壤总氮可以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一般认为有机氮占全氮的95%以上[1]。可溶性有机氮(SON,soluble organic nitrogen)是土壤中能够被水或盐溶液浸提出的有机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SON的量和矿质氮的量大小相近[2],约占耕地土壤总氮的0.3%~1%[3],是土壤有机氮中最活跃的组分,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热带地理;2000年02期

2 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化设计探讨[J];热带地理;2001年01期

3 王建林,胡单;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最优增长单部门模型的建立与影响参数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04期

4 ;我国将加快打造农业生态系统[J];中国乡镇企业;2004年03期

5 徐效俊;农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推广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1期

6 王东阳;;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02期

7 李桂珠;许运新;侯玉兵;;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03期

8 林文谋;;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演进特点与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8期

9 李典友;;蚯蚓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08年05期

10 戴桂金;杨知建;肖润林;;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佐锐;;农业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2 欧一智;黄国勤;;江西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黄国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4 朱玉林;李明杰;;湖南洞庭湖平原区农业生态系统绿色GDP核算与比较[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5 朱玉林;李明杰;;基于能值理论的环洞庭湖区农业生态系统绿色GDP核算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6 王东阳;;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工程管理[A];高科技产业的系统工程管理论文集[C];2003年

7 郭选政;张江玲;;新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建设初探[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宇万太;张璐;沈善敏;;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系统磷和氮在饲养-堆腐环中的循环率及作物产量增益[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唐建军;陈欣;;浅论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综合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高志康;;淮河淮南段区域生态规划中的农业生态系统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赵亚夫;传统农业生态系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 赵亚夫;农业生态系统[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赵朔 通讯员 田展;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卢春桃;大丰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优化[N];经济消息报;2000年

5 郑文钵;稻鸭共作一种新型的农业生态系统[N];北京科技报;2001年

6 王海容;如何打造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苏玉君 孔岩 曹颖 通讯员 麻碧华 汪玲玲;江浙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N];中国气象报;2013年

8 王硕;适度合理利用是保持草地健康的重要手段[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9 李洁尉;“两院“一成果被国际组织采纳[N];广东科技报;2000年

10 特约记者 柏斌;中德专家研讨中国生存景观[N];中国花卉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刘玉振;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与模式构建[D];河南大学;2007年

3 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晓勇;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县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陈玉香;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生产与利用及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生产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艳;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鑫;新疆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梁小刚;江西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动态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冯晶;宜宾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国军;吉林省中部城郊型农业生态系统磷素循环模式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宏;临洮县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6 颉鹏;凉州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动态演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7 徐志宇;中国南方红壤经济发达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秦春秀;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产品质量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9 裴雪;基于能值分析的哈尔滨农业生态系统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10 邱翠华;基于能值分析的黄河下游平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65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