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滴灌条件下滴灌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地表滴灌条件下滴灌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了原位土的单点源滴灌试验,研究不同滴灌量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滴灌过程中,当滴灌量较小时,湿润体呈平卧半椭球体分布,随着滴灌量的增大,湿润体呈直立半椭球体分布,湿润体的形状大小受到滴灌量和土壤质地的影响,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存在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湿润体再分布时间为滴灌停止后的12 h内,滴灌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率在滴头正下方40 cm处达到最大值,滴灌量(Q)≥72 L时,水平再分布距离不再随着滴灌量增大而增加;土壤质地以及土壤层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含水量变化率。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滴灌 水分再分布 湿润体特征值 运移速率 土壤含水量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201304701-2)~~
【分类号】:S152.7;S275.6
【正文快照】: ZHANG Zhi-gang1,2,LI Hong2*,LI Jiang1,CHENG Ping2,WU Yu3,LIU Bang1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Urumqi,Xinjiang 830000,China;3.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Tourism,Xinjiang Normal tex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layer directly affected the change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婷;武红旗;蒋平安;卢响军;付彦博;;利用土壤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测定土壤含水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8期
2 朱鹤健;;栽培冬作物时土壤的镇压(摘要)[J];西北农业科学;1958年01期
3 洪重光;硫酸注射法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J];土壤通报;1960年02期
4 ;怎样测定土壤含水量[J];农田水利;1960年04期
5 孙福廷;电阻值法测土壤含水量[J];吉林水利;2002年07期
6 张成才,吴泽宁,余弘婧;遥感计算土壤含水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7 左玉萍,贾志宽;土壤含水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动态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张学礼,胡振琪,初士立;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年01期
9 徐玉英;土壤含水量计算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07期
10 谢恒星;张振华;刘继龙;谭春英;李清翠;;苹果园土壤含水量测定取样点数目及插值方法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二虎;仝文伟;鲁建立;霍继超;王娟;;暴雨过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王春梅;左强;杨鹤松;;应用随机组合方法分析不同尺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合理取样数目[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3 武红旗;李美婷;蒋平安;卢响军;付彦博;;北疆典型盐渍土土壤含水量光谱特征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匡亚红;陆桂华;吴志勇;;中国近60年模拟土壤含水量时空特征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5 纪瑞鹏;班显秀;张淑杰;张玉书;冯锐;陈鹏狮;;基于遥感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面预报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杨云贵;寇建村;赵昆;;土壤含水量对草坪草出苗和早期生长的影响[A];草坪与地被科学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洪涛;黄毅;张玉龙;孙占祥;;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春播前土壤墒情变化的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8 顾静;;西安地区麦地不同降水年份土壤含水量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素芳;马礼;;坝上高原林草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对比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王学军;李怀耿;崔少君;;土壤含水量监测与智能灌溉系统应用研究[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凯;挖掘灌溉潜力 打赢抗旱战役[N];运城日报;2009年
2 瞿可;内涝地小麦这样种[N];农民日报;2003年
3 赵永春;农田保墒是关键[N];沈阳日报;2006年
4 府谷县园艺站 郝里子;旱作果园咋保墒[N];陕西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张梅 实习生 颜薇;我省部分地区旱情持续[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宁波;一场雨雪润了干渴运城[N];山西日报;2009年
7 周鸿彩;天麻的生殖特性[N];云南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 许怡平;全市旱情基本解除[N];安庆日报;2011年
9 杨建辉;华池伏旱加剧 45万亩大秋作物面临威胁[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10 正定县农牧局 刘丽云;小麦遇大旱 春季巧施肥[N];河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鲁清林;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热效应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立权;雪被—农田土壤复合系统复杂性分析及水热互作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陈俊英;污灌土壤斥水性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萍;高光谱土壤成分信息的量化反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茹;山东烟区绿肥作物冬牧70黑麦生长的适宜水分温度条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张正;电容法原位估测植物根系生物量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祝倩;晋西北黄土区三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胡煜;基于时域反射法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俊;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那曲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区域土壤含水量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喻素芳;荒漠化地区土壤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薛辉;基于实测热红外光谱反演黄骅地区表层土壤含水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美婷;新疆不同质地土壤含水量光谱特征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9 韦佳;栾城农田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10 谢国兰;基于探地雷达的土壤含水量分析[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地表滴灌条件下滴灌量对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过程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7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