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内的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对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旨在为杉木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层中,皆伐后1、3月的土壤容重均高于皆伐前;随着皆伐后时间的推移,同一土层中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同一土层中(除0~5 cm),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样地的土壤容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用炼山清理后的迹地土壤容重明显高于采用带状整地清理的迹地;不同深度土层中,对于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炼山处理后的结果均低于带状整地方式。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皆伐 炼山 整地 杉木林 土壤物理性质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林改后南方林地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004008)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杉木Cunningham ia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人工更新造林和重要工业用材的主要树种之一[1-3],对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皆伐作业使杉木林地土壤许多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皆伐后造成土壤透气性减少,地表水渗透性能力降低,土壤变得紧实,严重阻碍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鼎华,范少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皆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年02期
2 薛立;薛晔;李燕;傅静丹;郑卫国;;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5期
3 康永祥;夏国威;刘建军;周威;陈光平;;秦岭小陇山锐齿栎林皆伐迹地土壤呼吸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4 鲁洋;黄从德;董刚明;兰立达;王旭;;柳杉人工林皆伐后初期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10年05期
5 王旭;周广胜;蒋延玲;曹铭昌;曾伟;宋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土壤呼吸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6 张正雄;周新年;陈玉凤;高山;林海明;;皆伐对不同坡度及结构的林分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3期
7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第四纪红黏土区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短期恢复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8 杨志国;丛志军;;皆伐迹地散布枝条对植被、土壤、土壤动物的影响[J];国外林业;1991年04期
9 杨琰瑛;包维楷;王业春;李芳兰;;皆伐对青藏高原东部银露梅种群生长与繁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增文,余清珠,王进鑫;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坡地刺槐不同皆伐更新幼林地土壤水分动态[J];生态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文;墨西哥正在将它的北部“挤压”成沙漠[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升华;杨树人工林皆伐对生态系统CH_4、CO_2和水汽通量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郭剑芬;皆伐火烧对杉木林和栲树林碳、氮动态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6年
3 董伯骞;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对林隙和皆伐年限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夏国威;皆伐对小陇山锐齿栎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杨琰瑛;青藏高原东缘川西云杉林皆伐后灌木生长、繁殖与更新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3 白巧云;森林火灾后皆伐区与未伐区林内温湿度变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4 吕海龙;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吴云霞;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7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