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配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精准配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灌溉水资源匮乏,化肥污染严重,为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灌溉施肥的控制与管理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在农业灌溉施肥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对农业灌溉施肥的控制与管理技术都做了许多研究。但与国外优秀技术进行对比,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技术相对落后,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差距。虽然国外的设备较为成熟,但因作物生长因素、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差异,难以满足中国的实际需求;再者,国内研究主要局限于实验室,并且系统造价昂贵。故有必要设计一套物美价廉的水肥配制控制系统满足社会需要。本研究通过对系统结构、控制算法、软硬件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设计了一套精准配肥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水肥溶液的浓度值和酸碱度,配制出适合农作物生长需求的水肥溶液,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质量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首先,通过分析电动比例调节阀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动比例调节阀和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再结合被控系统的组成结构,以此建立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精准配肥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说明模糊PID控制器比传统PID控制器能使被控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最后,本文对精准配肥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根据“硬件在回路”的控制思想,本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一台作为控制处理中心的上位机(包括Simulink模型和监控中心)、一台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单片机STM32F103及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机构。其中,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能源,并通过DC/DC降压电路满足系统各部分的工作电压。选用CM-230K电导率EC传感器、pH电极、流量传感器和BP801型压力变送器对水肥溶液的参数进行采集,利用STM32F103单片机处理采集数据,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分析。上位机将采集数据传递至Simulink模型中推理运算,经模糊推理后,将推理结果经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单片机,控制执行机构的阀门开度,进而调节水肥溶液的EC值或pH值,直至配制出设定浓度或酸碱度的水肥溶液。采用Matlab/GUI图形化用户编程界面创建的精准配肥系统监控中心界面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显示,使数据监测更加一目了然。经试验表明:该精准配肥控制系统能够配制出设定浓度或酸碱度的水肥溶液,其最大误差绝对值小于5%,满足实际控制要求。且系统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能实时显示水肥溶液的各项参数和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能满足精准配肥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精准配肥 模糊PID控制器 Simulink模型 实时监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4.2;TP27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文献综述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水肥一体化精准配肥控制技术概述10
- 1.3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4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13-15
- 第2章 绪论15-17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15
- 2.2 研究主要内容15-17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17-23
-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17-18
- 3.2 执行机构数学建模18-20
- 3.2.1 直流电动机数学建模18-20
- 3.2.2 线性滞后环节数学建模20
- 3.2.3 执行机构数学模型20
- 3.3 传感器模块数学建模20-21
- 3.3.1 EC传感器数学建模20-21
- 3.3.2 pH传感器数学建模21
- 3.4 被控系统数学模型21-23
- 第4章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及系统仿真研究23-35
- 4.1 PID控制算法23-24
- 4.2 模糊控制器设计24-29
- 4.2.1 模糊控制器结构设计25
- 4.2.2 模糊化25-27
- 4.2.3 模糊控制规则设计27-28
- 4.2.4 解模糊28-29
- 4.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29-32
- 4.4 系统仿真研究32-35
- 第5章 精准配肥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35-55
- 5.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35-36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6-50
- 5.2.1 电源模块36-37
- 5.2.2 传感器选型37-40
- 5.2.3 控制器设计40-46
- 5.2.4 执行机构选型46-50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50-55
- 5.3.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和仿真工具50
- 5.3.2 控制系统流程图50-51
- 5.3.3 软件程序设计51
- 5.3.4 监控中心设计51-55
- 第6章 实验研究与分析55-63
- 6.1 系统性能测试55-57
- 6.2 配肥精度测试57-63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7.1 总结63-64
- 7.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1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测土配肥保“双增”[J];中国农资;2012年38期
2 代伟,向天常;灰棕紫泥田水稻配肥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王桂华;张家口市开发推广混配肥取得明显效益[J];河北农业;2001年11期
4 和青山;杨亚丽;;测土配肥理论简介[J];山西果树;2007年03期
5 宋永林;;测土配肥需注意的两个问题[J];中国农资;2007年10期
6 ;发展复混肥生产、经营、应用一体化的新路子——石首市农资公司配肥站简介[J];湖北农业科学;1988年09期
7 张福生;;小麦配肥模拟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1988年11期
8 李莎;;云南首家区域智能化配肥中心投产[J];致富天地;2014年01期
9 张晓琳;张卫峰;;一种终端测土配肥服务模式的效益评价[J];磷肥与复肥;2013年05期
10 ;黑龙江筹建365个区域配肥站[J];黑龙江粮食;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建光 马学忠 施永春;奇台推行测土配肥 农民增收3000万元[N];昌吉日报;2006年
2 阿佗;测土配肥呼吁独立配肥师[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3 记者 王朝霞;我省450万农户将享免费测土配肥服务[N];甘肃日报;2013年
4 王朝霞;甘肃农户享免费测土配肥服务[N];农资导报;2013年
5 记者 韩赤军 高保元;清苑推广测土配肥一年增收两千万[N];保定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巍 通讯员 杨柳风 赵运海;临漳45万亩耕地测土配肥[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7 黄建胜;山丹普及测土配肥技术[N];张掖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杨建光 施永春;奇台农民测土配肥应对农资涨价[N];昌吉日报;2008年
9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曰瑶;新农村与配肥站的品牌连锁策略[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10 夏宝彬;测土配肥须重视[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阳春;变量配肥施肥精准作业装备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詹攀;精准配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张杰;智能配肥机机械部分的研究与改进[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3 张龙;基于农户的智能配肥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谢永平;有机—无机烟草专用混配肥试验与推广[D];贵州大学;2007年
5 王家顺;有机—无机烟草专用混配肥的研制及其效果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精准配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8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