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文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长期培养条件下,不同预处理方式(氨化、酸化、微波、无处理)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00 d后,包括对照在内的各处理秸秆质量累积腐解率均超过50%,其中酸化、氨化处理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的快速腐解;培养300 d后,氨化、酸化、微波处理玉米秸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89.22%、91.68%和82.26%,其中氨化、酸化处理显著高于对照(80.81%)。与对照相比,在秸秆快速分解期(0~100 d),酸化处理秸秆可多释放23.95%的氮、13.11%的磷、4.27%的钾;氨化处理秸秆可多释放9.69%的氮;微波处理秸秆可多释放4.28%的碳;培养结束时(300 d),酸化处理更有利于钾素、磷素的释放,比对照多释放了7.73%的钾、6.34%的磷;氨化处理更有利于氮素、磷素的释放,比对照多释放了6.16%的氮、5.41%的磷;微波处理可略增加钾素的释放,比对照提高1.61%。综上可见,玉米秸秆还田前进行适当酸化或氨化处理,可促进其腐解,提高养分释放速率,尤其酸化处理效果更好,但具体田间操作及表现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关键词】: 秸秆 腐解 养分 释放 预处理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IARRP-2014-1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501314)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3130)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张s鷝\,王婧,张莉,逄焕成,王飞.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3):226-232.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3.031 http://www.tcsae.orgZhang Juntong,Wang Jing,Zhang Li,Pang Huancheng,Wang Fei.Effect of physical a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于天富,陈多仁,殷宪强;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物质组成及胡敏酸的动态变化Ⅰ.物质组成的动态变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年03期
2 刘帅;卢丽兰;张俊峰;刁世勇;王旭东;;粪肥腐解过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质态铜、锌变化及其结合竞争[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王旭东;陈鲜妮;王彩霞;田霄鸿;吴发启;;农田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4 杜金钟;孙美然;赵志兰;邢素丽;;常温条件一种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J];吉林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5 程励励,文启孝,吴顺令,徐宁;植物物料的化学组成和腐解条件对新形成腐殖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1981年04期
6 陈思根,张一平,白锦鳞,李艳霞;植物残体腐解物能态特征及其与组分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1期
7 白锦鳞,张一平,陈思根,杜建军,李叙勇,杜建平;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热解特征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3年04期
8 吴景贵,席时权,曾广赋,汪冬梅,姜岩,王明辉;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J];土壤学报;1999年01期
9 范春辉;张颖超;许吉婷;王家宏;;复合污染旱田黄土中还田秸秆动态腐解的光谱学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4期
10 李新举,张志国,李贻学;土壤深度对还田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旭东;卢丽兰;;粪肥腐解过程铜锌的形态分布及其竞争关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杜金钟;孙美然;赵志兰;邢素丽;;不同用量速腐剂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孙波;王晓s
本文编号:485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8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