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禽畜粪便、堆肥和土壤中的归趋
本文关键词: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禽畜粪便、堆肥和土壤中的归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细菌耐药性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耐药基因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四环素在我国的禽畜养殖业中用量较大,是一种典型的广谱抗生素,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型和耐药机制研究的较为透彻,但对耐药基因在环境中迁移、归趋规律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研究以四环素耐药(tet-R)基因和乳糖发酵型肠杆菌(LFE)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了上海市2家养猪场和养鸡场的禽畜粪便、粪便堆肥和施用堆肥土壤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TR-LFE)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分布以及禽畜粪便、堆肥和土壤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 TR-LFE/LFE比值在猪粪、猪粪堆肥和施用猪粪堆肥的土壤中呈逐级降低趋势,在鸡粪和鸡粪堆肥中也是如此。(2)分别从养猪场样品中和养鸡场样品分离出540株和340株TR-LFE,选取不同耐药机制的10种tet-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普通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tet-R基因的检测,发现养猪场样品中的485株和养鸡场样品中289株TR-LFE携带有1种或1种以上的被检测的tet-R基因。(3)养猪场分离的TR-LFE中10种tet-R基因的平均检出率的顺序tet(A) tet(B) tet(M) tet(G) tet(C) tet(D), tet(S) tet(O) tet(X)tet(E)。养鸡场分离的TR-LFE中10tet-R基因的平均检出率的大小顺序为tet(A) tet(B) tet(M) tet(D) tet(G) tet(O) tet(C) tet(E), tet(S), tet(X)。外输泵基因tet(A)、tet(B)和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是本研究中分离的TR-LFE菌株中最主要的tet-R基因。(4)养猪场分离的TR-LFE中,tet(A)+tet(B)、tet(A)+tet(M)和tet(B)+tet(M)是检出率最高的双重tet-R基因型;tet(A)+tet(M)和tet(A)+tet(B)是鸡粪和堆肥中分离的TR-LFE菌株中双重tet-R基因检出率最高的类型。不同来源的TR-LFE中携带单重tet-R基因的检出率顺序为幼猪粪成猪粪土壤猪粪堆肥,多重tet-R基因的检出率的大小顺序为猪堆肥土壤成猪粪幼猪粪。猪粪堆肥中分离的TR-LFE不仅多重tet-R基因检出率是最高的,而且多重耐药基因的种类也是最多的。猪粪堆肥和鸡粪堆肥中分离的TR-LFE中的单重tet-R基因的种类也最多。(5)养猪场各样品抽提获得的总DNA中tet-R基因的检出率大小顺序为成猪粪幼猪粪猪粪堆肥土壤;养鸡场中各样品抽提获得的总DNA中tet-R基因的检出率的大小顺序为成鸡粪幼鸡粪鸡粪堆肥。(6)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养猪场和养鸡场样品中所含的tet(A)和tet(C)基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中tet(A)和tet(C)基因的含量比新鲜猪粪中的低0~3、1~4个数量级,土壤中的tet(A)和tet(C)的含量比猪粪堆肥中的均低0~1个数量级。鸡粪堆肥中tet(A)和tet(C)的含量比新鲜粪便中的分别减少了0~4、1~3数量级。据此推测tet-R基因在粪便、堆肥和土壤中呈逐级降低的趋势,堆肥过程可能有利于tet-R基因含量的降低。
【关键词】:四环素耐药基因 乳糖发酵性肠杆菌 禽畜粪便 堆肥 土壤 PCR 定量PC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13;X5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英文缩略词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32
- 1.1 抗生素简介14-17
- 1.1.1 抗生素的定义14
- 1.1.2 抗生素的种类14-15
- 1.1.3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15-16
- 1.1.4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16
- 1.1.5 国内外抗生素的使用情况16-17
-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简介17-18
- 1.3 四环素耐药基因18-20
- 1.3.1 四环素耐药菌的耐药机制18-19
- 1.3.2 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来源19-20
- 1.4 环境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研究情况20-23
- 1.4.1 禽畜养殖中四环素耐药基因20-21
- 1.4.2 土壤环境中的四环素耐药基因21-22
- 1.4.3 水环境中的四环素耐药基因22-23
- 1.5 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与扩散23-25
- 1.6 环境中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去除25-28
- 1.6.1 污水处理厂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去除25-27
- 1.6.2 堆肥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去除27-28
-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28-29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9-32
- 1.8.1 研究方法29-31
- 1.8.2 研究技术路线31-32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32-40
- 2.1 样品采集32
- 2.2 实验材料32-33
- 2.2.1 实验试剂32
- 2.2.2 实验仪器32-33
- 2.3 定性PCR反应33-36
- 2.3.1 培养基配制33-34
- 2.3.2 细菌培养34
- 2.3.3 细胞全基因组DNA的提取34
- 2.3.4 PCR反应34-36
- 2.3.5 凝胶电泳实验36
- 2.4 荧光定量PCR36-40
- 2.4.1 样品中总DNA的提取与DNA浓度测定36
- 2.4.2 定性PCR36
- 2.4.3 标准品浓度36
- 2.4.4 荧光定量PCR反应36-37
- 2.4.5 标准曲线37-40
- 第3章 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猪粪、猪粪堆肥和土壤中的归趋40-61
- 3.1 养猪场各样品中的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40-45
- 3.1.1 细菌总数40-41
- 3.1.2 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总数41-42
- 3.1.3 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总数42-43
- 3.1.4 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所占的百分比43-45
- 3.2 养猪场样品中TR-LFE中tet-R基因型的检出情况45-54
- 3.2.1 携带所检测的tet-R基因的TR-LFE总数45
- 3.2.2 TR-LFE中所检测tet-R基因型统计45-50
- 3.2.3 不同季节各样品中tet-R基因的检出情况50-54
- 3.3 养猪场各样品总DNA中tet-R基因检出情况54-56
- 3.4 养猪场各样品中tet-R基因的丰度56-59
- 3.4.1 养猪场各样品中tet(A)的含量56-58
- 3.4.2 养猪场各样品中tet(C)的含量58-59
- 3.5 本章小结59-61
- 第4章 四环素耐药基因在鸡粪、鸡粪堆肥中的归趋61-76
- 4.1 养鸡场各样品中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61-64
- 4.1.1 细菌总数61-62
- 4.1.2 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总数62
- 4.1.3 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总数62-63
- 4.1.4 耐四环素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所占的百分比63-64
- 4.2 养鸡场中TR-LFE中tet-R基因型分析64-71
- 4.2.1 携带所检测tet-R基因的TR-LFE总数64-65
- 4.2.2 TR-LFE中tet-R基因型统计65-68
- 4.2.3 不同季节各样品中tet-R基因的检出情况68-71
- 4.3 养鸡场各样品中总DNA中tet-R基因检出情况71-72
- 4.4 养鸡场各样品中tet-R基因的丰度72-75
- 4.4.1 养鸡场各样品中tet(A)的含量72-73
- 4.4.2 养鸡场各样品中tet(C)的含量73-75
- 4.5 本章小结75-76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76-78
- 5.1 总结76-77
- 5.2 展望与建议77-78
- 附录1 tet-R基因扩增图谱78-82
- 附录2 各样品TR-LFE中的tet-R基因82-93
- 参考文献93-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孝臣;;污物堆肥研究[J];黑龙江医刊;1958年02期
2 RobertaWirth,常小平,陈洁;介绍堆肥[J];环境卫生工程;1994年02期
3 林可聪;畜禽粪便资源的高温堆肥处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年10期
4 张亚宁,李国学;化肥作为补充N源对堆肥碳素转化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梁晶;吕子文;方海兰;;园林绿色废弃物堆肥处理的国外现状与我国的出路[J];中国园林;2009年04期
6 王玉军;邢志贤;张秀芳;侯志广;赵晓松;窦森;周米平;;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场测定畜禽粪便堆肥中挥发性有机物[J];分析化学;2012年06期
7 徐鹏翔;王大鹏;田学志;齐运才;杨明;;国内外堆肥翻抛机发展概况与应用[J];环境工程;2013年S1期
8 ;高温堆肥实验报告[J];卫生研究;1975年01期
9 胡宏裕,施伯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机械的研制和堆肥利用探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04期
10 彭定一;邵军;;城市垃圾的堆肥处理[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可聪;;畜禽粪便资源的高温堆肥处理[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邱家洲;黄游;陈玲;;植物生长响应与污泥堆肥施加量间的关系初探[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张瑞萍;夏美茹;任素樱;刘双禄;;不同堆肥材料配比对堆肥质量的影响[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4 苏绍玮;陈尊贤;;禽畜粪堆肥品质及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铜锌吸收量之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马君;;牛粪尿有氧堆肥最佳工艺参数的筛选[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黄泰祥;苏绍玮;张颢严;黄正介;陈尊贤;;堆肥铜锌施用后对小白菜及水稻质量之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仁炫;吴正宗;邱梅玲;;台湾厨余之处理及厨余堆肥之质量评估[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金珠理达;王顺利;刘克锋;王红利;;堆肥微生物研究进展[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吉进;邹国元;王美菊;王美玲;;鸡粪高温堆肥填充料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芳;勇伟;白雪薇;刘倩;;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尿素对落叶堆肥的影响[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考察团提供;堆肥:畜禽粪便的好去处[N];农民日报;2002年
2 郑秀满;变废为宝——日本的堆肥好氧发酵处理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3 李国江;日本奶牛场的环保型堆肥处理体系[N];东方城乡报;2006年
4 王丽英;蔬菜废弃物是资源而非废物[N];河南科技报;2014年
5 陈伯华;畜禽粪便污染物的还田对策[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6 本报记者 周燕芬;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法多[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张翰轩;看垃圾如何变废为宝[N];首都建设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凡;北京是否会变垃圾围城[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侯永锋;一个外国人在沈阳的垃圾源头分类实验[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李季;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模式多样[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岩;蔬菜废弃物堆肥和原位还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曹云娥;秸轩生物反应堆和堆肥改善微咸水灌溉下设施土壤和黄瓜生长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吉进;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余震;五氯酚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肖勇;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堆肥微生物群落、功能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刘击;堆肥对菲及三环唑污染土壤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璐;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的过程控制及其产品改良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王洪波;生态堆肥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及应用示范[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灿;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堆肥微生物及几种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徐大兵;猪粪—秸秆堆肥提取液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土传病原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东坡;死猪堆肥关键影响参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耿凤展;番茄秸秆高温堆肥基质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马海霞;堆肥生境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和优势丝状真菌胞外酶系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姚武;畜粪蚯蚓堆肥中腐殖质形成及其结合态重金属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浩;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制备屋顶绿化栽培基质技术初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晓文;堆肥中新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还原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涂永成;干旱矿区复合微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龚改林;貂粪堆肥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及效果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大璐;青霉素菌丝体堆肥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李思琦;应用PCR-DGGE分析添加菌剂对堆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四环素耐药基因在禽畜粪便、堆肥和土壤中的归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0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