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摘要】: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以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提供依据,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 a、25 a、40 a、50 a刺槐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林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P0.05),均表现为在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变化较小;相同林龄刺槐林在0—20 cm和20—40cm土层中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最高。刺槐林0.2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原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营造刺槐林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效养分分配及其平衡关系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25—2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中,通过影响0.25—2 mm粒径团聚体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的供应和保持能力。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安塞县退耕办;
【关键词】: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 刺槐林 化学计量特征
【基金】:国家林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304312)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1301601)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综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利用生态过程中多重化学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分析各化学元素之间平衡对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影响的一种理论[1]。自1958年A.Redfield首次证明了海洋浮游生物的有机碳(C)、全氮(N)、全磷(P)有特定组成以来,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2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3 宁丽丹,石辉,周海军,刘世荣;岷江上游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4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刘玮;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海霞;孙红霞;韩清芳;王敏;张睿;贾志宽;聂俊峰;刘婷;;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对旱地小麦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4期
6 陈晓侠;梁爱珍;张晓平;;土壤团聚体固碳的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7期
7 李凯;;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和碳量分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8 蒲玉琳;林超文;谢德体;魏朝富;倪九派;;植物篱-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9 张寅寅;孙仲秀;顾欣燕;刘杨杨;李晓;;不同深度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8期
10 Donald W.Fryrear,陈敏才;用快速旋转筛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J];中国水土保持;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4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19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1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