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农业 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可持续发展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摘要】: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_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_2、CH_4、N_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_3和NO_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低碳农业 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可持续发展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QC097)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7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013087)
【分类号】:F323;X322
【正文快照】: DOI:10.18402/resci.2016.07.191低碳农业发展绿色革命将农业提升到了新的阶段,然而依靠高投入的集约化生产却带来了新的问题,过去50年世界灌溉面积增加了近1倍,化肥总投入增长了近4倍[1],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机、农药、农膜等投入也迅速增加,根据中国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淑艳;谢高地;;中国产业部门碳足迹流追踪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2 ;消除碳足迹 企业在行动[J];绿化与生活;2011年02期
3 胡炜;;减少碳足迹,你我须努力[J];创新科技;2012年05期
4 芮加利;王子彦;;减少碳足迹的政府作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3期
5 吴明;;追寻“碳足迹”[J];大众标准化;2009年10期
6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7 罗运阔;周亮梅;朱美英;;碳足迹解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秦却;;“碳足迹”行动[J];新经济导刊;2010年04期
9 王奉安;;碳足迹——环保新坐标[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7期
10 祁悦;谢高地;盖力强;张彩霞;李士美;;基于表观消费量法的中国碳足迹估算[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展展;;各国碳足迹评估工作概览及其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王立国;廖为明;黄敏;邓荣根;;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董雪;柯水发;;国内外碳足迹计算方法、评估标准及研究进展[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曹磊;刘尊文;岳文淙;;中国产品碳足迹评价制度设计初探[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5 郑凯;陈学渊;韦文珊;吴永常;;农村社区碳足迹的内涵与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6 梁淳淳;宋燕唐;云鹭;;产品碳足迹标准化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碳足迹与碳标签[A];江苏纺织学会通讯(总第127期)[C];2011年
9 赵先贵;肖玲;郝高建;高利峰;戴兵;;陕西省铜川市碳足迹动态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10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琨;“碳足迹”计算该信谁[N];文汇报;2009年
2 记者 高天宇;专家:碳足迹标准不权威[N];国际商报;2010年
3 郑平;大学生用行为艺术宣传“碳足迹”[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苏南;碳足迹盘查仍处初级阶段[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文晋;英国推行食品“碳足迹”标签[N];中国包装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诗霏 特约撰稿人 高波 张锐;走入国际贸易的“碳足迹”[N];国际商报;2010年
7 记者 戴恩国;国内首家产品碳足迹认证在沈阳开启[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菡娟;清除碳足迹或成绿色贸易通行证[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记者 杨婧如;深企获照明行业全球首例碳足迹认证[N];深圳特区报;2013年
10 韩建军;达沃斯论环保,自己先消“碳足迹”[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涛;天津市能源消耗碳足迹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程永宏;碳排放政策下供应链定价与产品碳足迹决策及协调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蕾;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船舶碳足迹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2 肖圣杰;中国30省市碳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周鹏飞;碳足迹评估对竹产品企业的潜在影响及策略选择[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薛景洁;河南省旅游碳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江永楷;中国各地区及工业行业水-碳足迹核算及情景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宋萍;青岛市碳足迹演进及减排潜力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纪芙蓉;陕西省能源利用碳足迹与植被碳承载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小宸;日本碳足迹认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赵婷;甘肃省农业碳足迹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孙庆智;纺织品工业碳足迹研究与示范[D];东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22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2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