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蕨类植物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本文关键词:缙云山蕨类植物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动态
更多相关文章: 蕨类植物 凋落物分解 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动态
【摘要】:土壤动物与凋落物分解关系密切,但目前鲜有关于林下植被凋落物分解与土壤节肢动物关系的研究.以亚热带森林林下广泛分布的3种蕨类植物的羽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凋落袋法研究了重庆缙云山3种森林类型中蕨类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动态.结果表明:1试验共收集到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共11 092只,其中蜱螨目、弹尾目为优势类群.2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在前期变化不大,随着综合目、蜘蛛目等其他类群逐渐进入,凋落叶分解中后期,群落组成变化较为明显.3伴随着凋落叶分解,凋落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不断变化,在分解前期下降迅速,后期则较为缓慢;类群数随凋落物分解呈"W"型,类群数最大出现在5月和7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则随凋落叶分解显著增加.4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各林型之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类群组成、个体数量、类群数、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呈现一致的规律.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过程影响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随着凋落物分解,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逐渐变化;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量逐渐降低;不同类群土壤动物逐渐进入;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凋落物分解 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动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04)
【分类号】:S154.5
【正文快照】: 凋落物分解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过程,该过程受到气候、凋落物基质、土壤特征、土壤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2].土壤动物是凋落物分解的积极参与者,其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对凋落叶的混合、湿润、碎裂、采食等直接作用以及通过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类群、活性等间接作用[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效东,刘宏茂,郑征,沙丽清;砂仁种植对季节雨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年04期
2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张健;徐振锋;刘洋;苟小林;;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3 陈德来;陈凌云;史红全;韩亚鹏;许姝娟;普布;马正学;;大夏河甘南段河流湿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季节动态[J];冰川冻土;2014年02期
4 朱新玉;高宝嘉;毕华铭;王文勋;袁胜亮;胡云川;;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5 杨丽红;;麦地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0期
6 朱新玉;王玉玲;高宝嘉;胡云川;;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物种相对多度模型拟合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7 朱新玉;高宝嘉;胡云川;葛静茹;;森林-草原交错带人工林与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8 朱新玉;高宝嘉;袁胜亮;胡云川;;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9 鲁绍伟;刘凤芹;周国娜;朱新玉;马建昭;袁胜亮;张丽丽;;塞罕坝不同林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10 吴东辉;张柏;陈鹏;;吉林省黑土区农业生境大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生态分布[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效东;;刀耕火种旱稻种植系统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动态[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杰灵;千岛湖片段化景观中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2 朱新玉;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徐演鹏;外源碳、氮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李江涛;施肥和非农植物多样性对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9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2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