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农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今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破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首先以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着手分析,指出农业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差异性、渐显性和关联性的特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和农产品安全问题。通过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出分析影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既有经济利益至上的种植业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畜牧业粪便不当处理及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造成的经济因素的原因,也有农民消费生产价值观异化、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忽视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原因,还有农业生态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的制度因素的原因。在分析形成因素后,从健全生态法律法规、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意识、严格规范农化产品在种植业中的使用量、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严格乡镇企业准入及运行制度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对待自然的方式和态度,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用可持续的观点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解决当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明智选择。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首先要建立在绿色的发展需求之上,通过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达最终得和谐统一。
【关键词】:农业 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2
【目录】:
- 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目的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5-17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7
- 2 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概念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17-22
- 2.1 农业生态环境内涵与特征17-18
- 2.1.1 生态环境17
- 2.1.2 农业生态环境17
- 2.1.3 农业生态环境特征17-18
- 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18-22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18-19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特点19-22
- 3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22-29
- 3.1 农业资源短缺问题22-24
- 3.1.1 水资源短缺22-23
- 3.1.2 土地资源缩减23-24
- 3.1.3 生物多样性减少24
- 3.2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24-26
- 3.2.1 水污染24-25
- 3.2.2 农田污染25-26
- 3.2.3 大气污染26
- 3.3 农产品安全问题26-29
- 3.3.1 农药残留26-27
- 3.3.2 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27
- 3.3.3 兽药残留27-29
- 4 产生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29-37
- 4.1 来自农业生产方面的原因29-31
- 4.1.1 化肥的使用过量29-30
- 4.1.2 农药的不当使用30-31
- 4.1.3 农用膜处理不当31
- 4.2 来自畜禽养殖业方面的原因31-33
- 4.2.1 集约化养殖31-32
- 4.2.2 畜禽粪便还田率低32-33
- 4.3 来自乡镇企业方面的原因33-35
- 4.3.1 粗放式经营33
- 4.3.2 布局分散数量众多33-34
- 4.3.3 缺乏环境规划控制与管理34
- 4.3.4 污染防治技术设备薄弱34-35
- 4.4 来自政策制度软环境因素35-37
- 4.4.1 农民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异化35
- 4.4.2 农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35-36
- 4.4.3 执法监督机制不到位36-37
- 5 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的建议37-41
- 5.1 规范种植业农化使用标准37
- 5.2 引导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37-38
- 5.3 严格乡镇企业准入及运行机制38-39
- 5.4 完善细化农业生态政策法规内容39-40
- 5.5 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0-41
- 6 结语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明;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03期
2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3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1年11期
4 冯新民,胡加如,朱娟,王素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J];南京农专学报;2002年02期
5 徐献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3期
6 刘仁遵;浅谈化肥的作用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经济;2003年05期
7 熊鹰,王克林,郭娴;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8 谢国辉,周锋;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9 王菊萍,和红;凉山州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何加骏;李奇;;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旭升;;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同乐;郭琪;;“大跃进”时期河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反思[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吴文涛;徐晓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强;;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孟凯;;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态势与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刘希凤;王亚娟;;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白杰;;建立健全农业环保法制 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8 曹弦;任红松;;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9 牛宝亮;唐红艳;;气候变化对兴安盟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产建议[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陈洋;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2 郭明 郭景友 本报记者 宋显文 刘永祥;关注农业生态环境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3 记者 卢连明;奉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了好抓手[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记者 师晓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明确三大任务[N];农民日报;2002年
5 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黄乙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汕头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王彬;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杀手”[N];莱芜日报;2005年
7 尤恒 陈志奎;农委全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镇江日报;2010年
8 虞建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高忻;提升农产品质量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台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崔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N];镇江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平安;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宏;基于审计实践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跃龙;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3 费凡;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4 高艳波;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路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5 孙离凤;科技对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段颖;优化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9 袁雪;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霍飞;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3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