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2000—2010年中国三北地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7-07-19 02:11

  本文关键词:2000—2010年中国三北地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三北地区 生态系统 时空格局 十年变化 遥感


【摘要】:基于遥感解译反演、模型模拟估算等方法,以地面调查作为主要验证手段,分析了21世纪前10年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质量及关键服务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三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增加了0.69万km2,草地面积减少了0.13万km2,湿地面积净减少0.21万km2,耕地面积减少了0.87万km2,人工表面增加了0.57万km2,其它类型面积持续减少了496.5km2。(2)近10年,三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地上植被生产力总体呈现轻微增加趋势,特别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然而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微弱减少趋势。(3)近10年,三北地区单位面积土壤风蚀模数下降了27.25%,减少速率为每年1.13t/hm2,由于风蚀力逐年减弱导致防风固沙服务量呈现减弱趋势。三北地区水蚀区近10年土壤水蚀模数总体呈现微弱增加趋势,而黄土高原区和风沙区则呈现降低趋势,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土壤保持服务量呈现增加趋势,年增速0.28t/hm2,说明土壤保持能力有所提高。(4)三北地区近10年气温变化斜率为0.02℃/a,适度增温、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恢复;东北华北平原农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类负向扰动指数呈现减少趋势,说明人类活动对这两个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有所遏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三北地区 生态系统 时空格局 十年变化 遥感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C03B04)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专题(STSN-14-00)
【分类号】:S127;S157
【正文快照】: 三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储备区和生态屏障区,也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1],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55%以上[2]。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资源不足,地面植被覆盖度不高、生产量偏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3],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4-5]。为了从根本上改善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晓慧;陈永富;陈尔学;张元应;雒艳兰;;基于遥感和GIS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5期

2 吴云;曾源;吴炳方;李晓松;武文波;;基于MODIS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提取与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9年09期

3 郑晓;朱教君;闫妍;;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面积的多尺度遥感估算[J];生态学杂志;2013年05期

4 王强;张勃;戴声佩;邹悦;马中华;张亚宁;;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J];资源科学;2011年08期

5 王晓慧;陈永富;陈尔学;;近3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中阳县土壤侵蚀变化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京;傅玮东;肖继东;张旭;王蕾;沙依然;;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和布克赛尔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草业科学;2012年06期

2 朱源;彭光雄;王志;冉琮千;张振磊;李丹;刘佳宁;陈宝雄;任青山;;基于MODIS-NDVI的西藏林芝地区植被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3 李双双;延军平;万佳;;近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7期

4 王蕊;李虎;;2001-2010年蒙古国MODIS-NDVI时空变化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李甜甜;;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景观生态恢复影响因子分析[J];大众科技;2012年06期

6 郭玉川;何英;李霞;;基于MODIS的干旱区植被覆盖度反演及植被指数优选[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2期

7 周志强;曾源;张磊;杜鑫;吴炳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2年01期

8 贾媛;陈贵峰;吴立新;;鄂尔多斯盆地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1期

9 徐定;彭道黎;;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森林郁闭度估测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范建忠;李登科;周辉;;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登科;范建忠;王娟;;陕西近10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晓丽;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王佃来;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北京植被状态与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郭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4 毛海颖;环首都圈植被分布及环境效应的空间相关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春梅;基于GIS和RS的锡林郭勒盟风沙灾害综合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赵娟;基于MODIS NDVI的陕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鹏;邹春静;李苗苗;刘安田;方慧;代雪;;吉林省农安地区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2 邓朝平;郭铌;王介民;马金辉;;近20余年来西北地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3 郎奎建,李长胜,殷有,郎璞玫,王维芳,刘鹏,刘刚;林业生态工程10种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理论和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王维芳;王琪;李国春;孙龙;;基于气象模型的黑龙江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戴声佩;张勃;王海军;王亚敏;李丹;王兴梅;;基于SPOT NDVI的祁连山草地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6 李惠敏;刘洪斌;武伟;;近10年重庆市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1期

7 罗格平,周成虎,陈曦;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8 陈效逑;王恒;;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9年01期

9 国志兴;王宗明;宋开山;李方;张柏;刘殿伟;;1982~2003年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1期

10 戴声佩;张勃;王海军;;中国西北地区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嵘;基于遥感时序数据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兆良;“东南亚湿润季候风地区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学术会议”情况简介[J];土壤;1980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睿;北京南部地区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孔令利;潍坊市沿海地区生态系统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0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60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