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太子河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浑河太子河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摘要】:应用GIS技术,综合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浑河太子河流域表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同时分析了地形因子、土地利用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坡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坡向的影响不显著。林地和草地的有机质、全磷平均含量相对较高;水田和旱地的全钾平均含量较高。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的区域集中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林地和草地。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解释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地形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55)资助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土壤养分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基本来源(Huggett,1998;王军等,2003;Karen et al.,2005)。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即自然成土因素(成土母质、地形因子等)和人为因素(熊顺贵,2001)。研究表明,地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孝;李明;肖曙光;李建平;黄安群;;碱茅改良黄河滩区盐渍化土壤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2 夏日红;王钰;;广玉兰的生长与立地条件中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3 李博;王辉;郭嘉庆;;承德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4 焦燕;赵江红;徐柱;;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年02期
5 崔建宇,慕康国,胡林,张福锁,徐淑红;北京地区草皮卷生产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3年06期
6 杨高文;张帆;张英俊;周翰舒;林立军;;用链烷技术研究土壤与植被原生关系[J];草业科学;2010年04期
7 崔东海;韩壮行;姚琴;乔树亮;纪萱;;帽儿山林场不同河岸带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8 程琴娟,蔡强国,李家永;表土结皮发育过程及其侵蚀响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9 杨小红,董云社,齐玉春,耿元波;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暗栗钙土矿质氮动态变化[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10 胜杨,林军,沈湘林;CO_2减排新途径——土壤中CO_2固定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畅;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氮素迁移转化及调控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黎建强;三峡库区植物篱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崔冬霞;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武yN;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生长特性及其与秋眠性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季云;花苜蓿生长特性、逆境响应及生态分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微;中耕分层深松技术研究及深松部件的有限元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劲峰;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特征及恢复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骆东奇;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刘云;基于NOAA卫星的冬小麦冠层表面温度估算及初步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邓石桥;仿生犁壁的减粘机理及其仿生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力学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3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4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5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邓聪;涂建军;王德惠;朱玉丽;;2003-2008年香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与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8 清水康弘;杨书润;;英国的土地利用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8年04期
9 路小仓,,郑润梅,郭英基;论城郊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5年04期
10 ;我国著名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专家宋桂琴研究员谈:土地利用在水土保持中的地位[J];水土保持通报;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刘桂芳;黄河中下游过渡区近20年来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曹敏;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动态演化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于开芹;泰安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峰云;湖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磊;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孔祥斌;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2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6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