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尺度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机质空间变异

发布时间:2017-07-29 08:33

  本文关键词:不同尺度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机质空间变异


  更多相关文章: 尺度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尺度效应 内蒙古河套灌区


【摘要】: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1、4、8 km 3个样点间距下不同土层(0~20、20~40、40~70与70~100 cm)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进行分析。经典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下有机质含量均值的变异程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在0~20和20~40 cm土层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变大。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尺度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且其空间分布主导影响因子为土壤类型。各尺度不同土层有机质空间分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方向性,其在小尺度(1 km)表现为东西方向上的条状变异;在中尺度(4 km)及大尺度(8 km)均在土壤表层的东-西和西北-东南方向存在强烈的空间变异性。各尺度下有机质的普通克里格插值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说明样本的空间变异均被高估。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农业技术研究中野外采样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尺度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尺度效应 内蒙古河套灌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69006和51569018) 内蒙古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计划-A类项目(NJYT-12-A05)资助
【分类号】:S153.621
【正文快照】: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黄昌勇,2000)。由于土壤是高度不均一的历史自然体,有机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非均一性,这就给土壤农化分析中如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进行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玲,文启凯,田长彦,盛建东,刘军,郭文君,袁永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1年02期

2 贾宏伟,康绍忠,张富仓;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评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沈掌泉,周斌,孔繁胜,John S.Bailey;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土壤空间变异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4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5 苗恒录;吕志远;汤化雨;;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6 秦耀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定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1期

7 杨玉建;朱建华;王殿昌;刘淑云;张晓艳;尚明华;王风云;封文杰;;农田尺度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年S2期

8 沈思渊;;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地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9年03期

9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10 褚雅红;毕如田;刘庚;;临猗县耕地有机质与大量元素的空间变异[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秋香;付强;;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洪义;史舟;;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3 朱红霞;陈效民;方X;庾亮;;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孙克刚;宝德俊;王英;杨占平;崔转玲;;大田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蔡德利;陈宝政;;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农田有效磷分布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6 周生路;吴绍华;王国梁;;城市扩张影响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磊;卫伟;陈利顶;贾福岩;;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熊亚兰;魏朝富;;坡面土壤水力特性的空间变异[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9 胡玲;彭世彰;丁加丽;徐俊增;;灌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曾宏达;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李熙波;沈华东;;不同尺度下森林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与取样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燕;农田多源信息获取与空间变异表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袁秀杰;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与衔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叶回春;北京土壤肥力及其关键要素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洪义;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及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艳;基于空间变异特性的滨海盐土采样及管理分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霖;兴安落叶松林木树干和树枝心材和边材的空间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娜娜;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养分和盐分空间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倩;县域耕地等别质量监测点布设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和爱玲;菜田土壤质量空间变异及养分精准管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5 蒋长春;米易县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马亚平;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变异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毛小军;诸暨ml浦铜矿区重金属空间变异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鑫;成都平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9 李超;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特性分析和农田干旱评估[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张继宗;基于GIS的冀西北高原土壤性状空间变异及作物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8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88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