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烟粉虱优势次生内共生菌种类分析及对自身和优势寄生蜂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21:05

  本文关键词:烟粉虱优势次生内共生菌种类分析及对自身和优势寄生蜂的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烟粉虱 寄生蜂 内共生菌 利福平 四环素


【摘要】:昆虫内共生菌可通过调控宿主的生殖或提高宿主的适合度等方式促进其在宿主种群中的传播。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体内含有初生内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和7属/种次生内共生菌,初生内共生菌为宿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必需营养物质,而次生内共生菌则可以增强宿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对天敌的抵御力和增强宿主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等。本论文首先利用分子方法分析了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体内内共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以获得的特异性的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Rickettsia和Hamiltonella菌的基因序列构建贝叶斯(BI)系统发育树;其次,通过两种抗生素(利福平和四环素)处理,明确抗生素饲喂后对烟粉虱MED隐种生活史的影响;同时评估了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处理对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生活史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烟粉虱及其优势寄生蜂体内内共生菌的种类和丰度存在差异。烟粉虱MEAM1和MED两个隐种携带内共生菌的丰度要大于其三种优势寄生蜂,其中,两个隐种均携带Portiera、Hamiltonella和Rickettsia菌;三种优势寄生蜂中丽蚜小蜂内共生菌的丰度较高,其携带有Rickettsia、Hamiltonella和Wolbachia菌,另外两种寄生蜂则只含有Rickettsia菌。烟粉虱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体内共有4种内共生菌,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α-变形细菌纲(α 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细菌纲(γ Proteobacteria)。以27个已经报道的Rickettsia属的同源基因序列作为参考序列,构建Rickettsia菌的系统发育树可知,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的Rickettsia菌均聚为一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均属于Rickettsia bellii group,这表明Rickettsia菌在烟粉虱-寄生蜂间可能存在水平传播。而Hamiltonella菌的系统发育树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2)烟粉虱MED隐种取食利福平和四环素后,对其适合度有负面影响。取食相同浓度的两种抗生素后,烟粉虱的产卵量、后代性比、孵化量和羽化量均显著降低,而对于孵化率和羽化率而言,取食三种浓度的利福平后烟粉虱的孵化率和羽化率均显著降低,取食四环素后孵化率结果类似。然而,不同浓度间,取食两种抗生素后烟粉虱的后代性比、孵化量和羽化量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相比空白对照,取食利福平和四环素后烟粉虱的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存在差异。相比之下,利福平对烟粉虱的生活史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其对内共生菌的去除效率高有关。(3)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的烟粉虱改变了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生活史。首先,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处理的海氏桨角蚜小蜂雌雄蜂若虫期、蛹期和成虫前期的发育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带RH菌处理若虫期的发育时间最长,带RH菌居中,只带H菌处理最短;而蛹期和成虫前期则表现出相似的结果,即不带RH处理发育时间最长,带RH和只带H菌处理次之,且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各个龄期雄峰的发育时间也呈现类似的结果。其次,对于取食量、寄生量和总致死量而言,不带RH菌处理的均最高;而雌蜂寿命则是不带RH菌和携带H菌处理高于携带RH菌处理;再次,羽化率却表现出携带RH菌和H处理高于不带RH菌处理。而三个处理的羽化量和性比则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处理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每日效率有显著影响。总之,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处理的烟粉虱MED隐种显著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生活史,这表明次生内共生菌可保护烟粉虱免受海氏桨角蚜小蜂的攻击。
【关键词】:烟粉虱 寄生蜂 内共生菌 利福平 四环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3;S47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3
  • 1. 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11-14
  • 1.1 昆虫内共生菌的种类11
  • 1.2 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功能11-14
  • 1.2.1 共生菌引起的寄主防御效应11-12
  • 1.2.2 共生菌介导的温度耐受性12-13
  • 1.2.3 共生菌介导的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13-14
  • 2. 烟粉虱内共生菌研究进展14-20
  • 2.1 烟粉虱概况14-15
  • 2.2 烟粉虱内共生菌研究进展15-20
  • 2.2.1 烟粉虱内共生菌种类15-16
  • 2.2.2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分布和传播规律16-17
  • 2.2.3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寄主表型17-19
  • 2.2.4 烟粉虱内共生菌的消除19-20
  • 3. 论文设计20-23
  • 3.1 立题依据20-21
  • 3.2 研究内容21
  • 3.3 技术路线21-23
  • 第二章 烟粉虱及其优势寄生蜂内共生菌的种类、分布及系统发育分析23-35
  • 1. 材料和方法23-28
  • 1.1 供试昆虫23-24
  • 1.2 供试植物24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24-25
  • 1.4 实验方法25-28
  • 1.4.1 烟粉虱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DNA的提取25-26
  • 1.4.2 细菌 16S rDNA全长的PCR扩增26
  • 1.4.3 PCR产物的纯化26-28
  • 1.4.4 原位杂交的方法步骤28
  • 2. 结果与分析28-32
  • 2.1 烟粉虱MEAM1和MED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内共生菌的种类分析28-29
  • 2.2 烟粉虱MEAM1和MED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内共生细菌 16S rRNA克隆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29
  • 2.3 烟粉虱MEAM1和MED及其三种优势寄生蜂Rickettsia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29-31
  • 2.4 Rickettsia菌在烟粉虱体内的分布31-32
  • 3. 小结与讨论32-35
  • 第三章 两种抗生素对烟粉虱MED隐种内共生菌的消除和生活史的影响35-53
  • 1. 材料和方法35-36
  • 1.1 供试昆虫36
  • 1.2 供试植物36
  •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36
  • 1.4 实验方法36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36
  • 2. 结果与分析36-50
  • 2.1 两种抗生素的双因素方差分析37-42
  • 2.1.1 取食两种抗生素后对烟粉虱MED隐种产卵量的影响37
  • 2.1.2 取食两种抗生素对烟粉虱MED隐种雌虫寿命的影响37-38
  • 2.1.3 取食两种抗生素对烟粉虱MED隐种后代性比的影响38
  • 2.1.4 取食两种抗生素对烟粉虱MED隐种孵化量和羽化量的影响38-40
  • 2.1.5 取食两种抗生素对烟粉虱MED隐种孵化率和羽化率的影响40-42
  • 2.2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生活史的影响42-45
  • 2.2.1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雌虫寿命的影响42
  • 2.2.2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产卵量的影响42-43
  • 2.2.3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后代性比的影响43
  • 2.2.4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羽化量、羽化率、孵化量和孵化率的影43-45
  • 2.3 取食四环素对烟粉虱MED隐种生活史的影响45-49
  • 2.3.1 取食四环素对烟粉虱MED隐种雌虫寿命的影响45-46
  • 2.3.2 取食四环素对烟粉虱MED隐种产卵量和后代性比的影响46-47
  • 2.3.3 取食利福平对烟粉虱MED隐种羽化量、羽化率、孵化量和孵化率的影47-49
  • 2.4 检测烟粉色MED隐种取食两种抗生素后次生内共生菌的变化49-50
  • 3. 小结与讨论50-53
  • 第四章 携带不同次生内共生菌的烟粉虱MED隐种对优势寄生蜂Er. hayati生活史的影响53-61
  • 1. 材料和方法53-54
  • 1.1 供试昆虫53
  • 1.2 供试植物53
  • 1.3 主要仪器53
  • 1.4 实验方法53-54
  • 1.4.1 烟粉虱处理53-54
  • 1.4.2 寄生蜂成虫期生活史参数的调查54
  • 1.4.3 寄生蜂发育历期(若虫期、蛹和成虫期)观察54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54
  • 2. 结果与分析54-59
  • 2.1 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对Er. hayati雌雄蜂若虫期、蛹期和成虫前期的影响55-57
  • 2.2 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对Er. hayati取食量、寄生量、总致死量等的影响57-59
  • 2.3 不同次生内共生菌对Er. hayati每日效率的影响59
  • 3. 小结与讨论59-6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1. 结论61
  • 2. 创新点61
  • 3.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73
  • 致谢73-75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义婷;郭建洋;龙楚云;刘怀;万方浩;;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4年01期

2 邵明震;;能吃害虫的共生菌[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3年Z2期

3 周绍权;植物生长生物制剂“共生菌-1”和“共生菌-2”的增产效益[J];世界农业;1992年05期

4 张晓婕;俞晓平;陈建明;;高温对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和耐药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8年04期

5 李献辉;李保平;;温度对黑豆蚜体内共生菌胞数量及宿主体型大小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6年03期

6 王欢;丛斌;董辉;钱海涛;;共生菌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其抗逆性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白旭;董胜张;庞琨;边亚琳;俞晓平;;灰飞虱体内一种酵母类共生菌的分子鉴定[J];昆虫学报;2010年06期

8 沈长朋;王国汉;;我国昆虫病原斯氏线虫(8506)的共生菌[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冯利;孙玉诚;戈峰;马骏;;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献辉;孟玲;李保平;;蚕豆蚜日龄、翅型和寄生对其共生菌胞变化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宇;;蛴螬肠道共生菌分子多态性研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昆虫内共生菌及其传病毒相关GroEL蛋白[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武仁;牛黎明;韩冬银;张方平;符悦冠;张敬宝;;螺旋粉虱体内共生菌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4 聂炎炎;杨汝德;廖晓寰;文钰;;西藏“雪莲”共生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季英华;程兆榜;史文琦;周彤;林玲;黄建丽;周益军;;灰飞虱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groE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洪晓月;;内共生菌Cardinium在中国叶螨地理种群中的分布以及对叶螨生殖调控作用的研究[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金桂华;任顺祥;邱宝利;Muhammad Z Ahmed;;烟粉虱内共生菌初步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10 李素春;张爵玉;陈建平;孙效年;;泰山1号线虫大量繁殖工艺研究[A];杀虫微生物[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大鹏;松树蜂Sirex noctilio与其共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对寄主树木的协同危害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国超;褐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功能及其分子基础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棉花棉蚜及体内共生菌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焱;烟粉虱优势次生内共生菌种类分析及对自身和优势寄生蜂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李献辉;黑豆蚜Aphis fabae Scopoli与其体内共生菌胞相互关系的生态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周岩岩;不同寄主对灰飞虱种群体内共生菌和取食行为影响的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5 张义强;蜜蜂肠道共生菌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6 王瑶;飞虱类虫草共生菌分类地位及共生真菌多样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魏中琦;两株共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8 王伟;四株共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李帅;三株昆虫共生菌的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于艳丽;棉蚜致病微生物和体内共生菌及其相关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6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06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