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未来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模拟

发布时间:2017-08-03 21:17

  本文关键词:未来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气候变化 冬小麦 耗水量 产量 DSSAT模型


【摘要】:采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给出的SRA1B、SRA2和SRB1 3种气体排放情景,选用Had CM3、IPCM4、MPEH5、NCCCSM 4种大气环流模式,利用随机天气发生器LARS-WG生成逐日气象资料,结合DSSAT模型,模拟历史(1961—2010年)和未来(2011—2030、2046—2065、2080—2090年)气候变化下灌溉与不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产量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上升,降雨量下降,2011—2030、2046—2065、2080—2090年3个时间段内平均气温分别上升0.93℃、1.76℃、2.87℃,降雨量分别下降27.40、39.37、42.50 mm。灌溉和不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内耗水量和产量较现状均下降,其中灌溉条件下分别减少5.16%和8.63%,不灌溉条件下减少9.58%和13.76%。无论何种气候变化情景,灌溉和不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生育期均缩短且与生育期内的平均气温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生育期内降水量与耗水量、降水量与产量、耗水量与产量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农经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未来气候变化 冬小麦 耗水量 产量 DSSAT模型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102904)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2007)
【分类号】:S512.11;S162.5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话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3]。气温升高、CO2浓度增加及降水不均匀等因素的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及生态已产生重大影响[4]。气候变化引起了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耗水量的改变。冬季气温升高,热量资源增加,导致北方旱区冬小麦种植区向北扩展,其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佳;冯浩;宋献方;;基于DSSAT模型陕西杨凌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灌溉制度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年04期

2 廖梓龙;龙胤慧;刘华琳;宋一凡;郭中小;魏永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包头市地下水位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14年01期

3 杨绚;汤绪;陈葆德;田展;钟洪麟;;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胁迫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4 秦鹏程;刘敏;刘志雄;邓环;邓爱娟;汤阳;;湖北省潜在蒸散估算模型对比[J];干旱气象;2014年03期

5 杜朝正;;基于DSSAT模型的中国水稻产量时空模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0期

6 杨月;刘兵;刘小军;刘蕾蕾;范雪梅;曹卫星;朱艳;;小麦生育期模拟模型的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陈新月;赵建涛;张静;;国外作物生长模型研究[J];吉林农业;2015年17期

8 曹阳;杨婕;熊伟;武永峰;冯灵芝;杨晓光;;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我国夏玉米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9 邹龙;冯浩;;基于DSSAT模型的春玉米水肥效应——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6期

10 温江丽;李久生;;半干旱地区喷灌玉米CERES-Maize模型率定验证及应用[J];水利学报;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耕作施肥对土壤水热和养分及作物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2 赵文青;棉纤维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与模拟模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傅兵;基于SOA的数字农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姜晓剑;基于模型和3S的数字稻作技术及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亚南;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6 孙美;华北平原作物产量与土壤氮素淋失对灌溉施肥的响应模拟[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赵姣;华北平原冬小麦群体优化设计和养分效应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克南;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产量差特征解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宗南;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和定量遥感的玉米生长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Tomoro Eric-Désiré;气候变化对中国河北省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旭;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模拟和校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2 袁学敏;基于模型与GIS的小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陈志亮;基于模型与GIS的水稻精确管理处方生成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任景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张俊俊;黄土塬区冬小麦蒸腾与蒸散速率时间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贡付飞;长期施肥条件下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地力的演变规律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7 黄焕平;气候变化对中国、欧洲玉米生产影响的模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刘步玉;变量施肥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宋健;小麦农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尹海霞;Aquacrop模型在半干旱区春小麦亏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辉,陶于祥;土壤、农业与全球气候变化[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0年04期

2 张可佳;气候变化不可逆转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1年10期

3 高广生;气候变化的本质与应对策略[J];今日国土;2002年Z2期

4 殷永元;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5 高云;毛留喜;程磊;;关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3年12期

6 雷 Wen,查尔斯 A.Lin;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7 ;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负面为主[J];安全与健康;2003年05期

8 石缎花,David A King;气候变化科学:适应,减缓,还是漠视?[J];生态学报;2004年07期

9 邹晶;一次关于气候变化的科普研讨会[J];世界环境;2004年06期

10 石莉;新计算机模型再现千年气候变化信息[J];海洋信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把握中国在气候变化上核心利益[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2 沈永平;;加强与媒体的紧密合作扩大气候变化科学信息的普及与传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3 车振学;杜学胜;周康军;;气候变化对黄河防洪抗旱带来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徐寅杰;林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体系建设[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彭黎明;;广州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的调查[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王海华;刘春兰;陈操操;李铮;;加州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许慧慧;施烨闻;钱海雷;金奇昂;张莉君;张江华;郭常义;;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庆先;;注重培养建设一支稳定、专业、持续的外交谈判队伍[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9 王长科;;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10 赵艳霞;;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资料、成果共享[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贤纬;气候变化与金融业(下)[N];中国气象报;2005年

2 赵艳红;我国将设最高气候应对指挥部[N];北京商报;2007年

3 张静;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项目将启动[N];中国财经报;2007年

4 战雪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今起实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中和;我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记者 赵庆国;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黄勇;驱散气候变化梦魇[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黄勇;中国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危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柳艳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迈出坚实步伐[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黄勇;联大首次举行气候变化专题辩论[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t熺,

本文编号:616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16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3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