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生活便利度的同时引发的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政策下,大量铁路建设正在向山区不断推进。山区铁路建设多桥梁、隧道,路基挖填方量大,防护不当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是较为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建立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可以有效减少由于铁路工程建设而引发的水土流失量,保证铁路运行安全,保障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改善工程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本文以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工程建设为例,采用3s技术及实地踏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RUSLE土壤侵蚀模型分析了铁路沿线区域的水土流失现状,铁路沿线水土流失以微度、轻度水蚀为主,微度侵蚀所占比例为61.34%,轻度侵蚀所占比例约为20.78%,局部地区存在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现象。在充分了解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工程建设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铁路工程水土流失源的特征的研究,确定了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的特点,并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将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铁路沿线一般防治区配置以坡面防护、径流调控、植被恢复、土地整治及临时防护措施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沿线地质灾害易发区除了铁路的水土保持一般防治措施配置外,在沿线滑坡易发路段还配置以排水工程和支挡工程为主的滑坡防护措施,在沿线泥石流易发路段优先选择绕避,对于无法绕避的路段进行封山育林及拦挡工程、排导工程为主的措施配置,从而构成了金台铁路沿线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铁路建设期的施工安全及运营期的行车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该地区其他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措施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目的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0-13
- 1.3.1 国外研究进展10-11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1-12
- 1.3.3 存在的问题12-13
-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2.1 研究内容13
-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3-15
- 3 研究区域概况15-20
- 3.1 铁路工程概况15
- 3.2 自然概况15-19
- 3.2.1 地形地貌15
- 3.2.2 地质、土壤15-17
- 3.2.3 气象、水文17
- 3.2.4 植被特征17-18
- 3.2.5 土地利用现状18-19
- 3.3 社会经济状况19-20
- 4 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沿线水土流失现状20-23
- 4.1 因子计算20-21
- 4.1.1 降雨侵蚀力R20
- 4.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20
- 4.1.3 坡度因子S20
- 4.1.4 坡长因子L20-21
- 4.1.5 植被覆盖因子C21
- 4.1.6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21
- 4.2 因子值叠加运算21
- 4.3 金台铁路沿线区域水土流失现状21-23
- 5 铁路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征23-28
- 5.1 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23-24
- 5.1.1 自然因素23
- 5.1.2 人为因素23-24
- 5.2 铁路工程水土流失源的特征24-25
- 5.2.1 点式工程水土流失源的特征24
- 5.2.2 线性工程水土流失源的特征24-25
- 5.3 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25-28
- 5.3.1 原生水土流失状况良好,以微轻度水蚀为主25-26
- 5.3.2 桥隧比重大,新增水土流失量多26
- 5.3.3 水土流失时段集中在施工期及营运初期26
- 5.3.4 水土流失空间分布呈点、线状且分布不均匀26
- 5.3.5 不同施工单元水土流失形式种类多样26-27
- 5.3.6 线路跨越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危害性大27-28
- 6 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28-46
- 6.1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28-31
- 6.1.1 措施布置指导思想28
- 6.1.2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28-31
- 6.2 一般防治区31-41
- 6.2.1 路基工程区防护措施配置31-35
- 6.2.2 站场工程区防护措施配置35-36
- 6.2.3 桥梁工程区防护措施配置36
- 6.2.4 隧道工程区防护措施配置36-37
- 6.2.5 取土场区防护措施配置37-38
- 6.2.6 弃渣场区防护措施配置38-40
- 6.2.7 临时工程区防护措施配置40-41
- 6.3 地质灾害易发区41-45
- 6.3.1 滑坡防护措施配置41-43
- 6.3.2 泥石流防护措施配置43-45
- 6.4 铁路运营期水土保持措施45-46
- 7 结论与建议46-48
- 7.1 结论46-47
- 7.2 建议47-48
- 参考文献48-50
- 个人简介50-51
- 第一导师简介51-52
- 第二导师简介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吴卿;王西林;刘程里;;应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提取水土保持措施信息的分类后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05期
2 刘刚才;张建辉;杜树汉;周忠浩;;关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1期
3 尹冬艳;任聃;王红;;营口市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方法及成果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年02期
4 张利超;方少文;谢颂华;王农;喻荣岗;;江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07期
5 赵选红;王琦;;青岛森林乐园水土保持措施评价[J];甘肃农业;2013年11期
6 ;推荐八种水土保持措施[J];农田水利;1959年10期
7 王威;甘肃水土保持措施鸟瞰[J];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11期
8 Ted C.Sheng ,张军政;水土保持措施探讨[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3年03期
9 黄世福;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人民珠江;1995年02期
10 林强;福建农地基本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探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琴;宋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水土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魏翔;李占斌;;水土保持措施的模拟[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3 李子君;周培祥;;我国流域尺度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效益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4 李爱英;;南疆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初探[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香元;李国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研究[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宋庆华;任玉侠;李国辉;;黑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最优模式[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陈怀伟;;风电场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谢吉海;张德敏;许玉;;内陆干旱区城郊工业园区进园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初步研究——以新疆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扩建项目为例[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刚;申义贤;裴华;李继洪;胡绍娟;;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志忠;殷春霞;黄成燕;孙发政;;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成效[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北鹰;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增产粮食180亿公斤[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冬明 实习生 董文鑫;水土保持措施调控鄱阳湖径流泥沙[N];江西日报;2008年
3 陈代顺;山地种茶的水土保持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6年
4 宋玉红;提高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初探[N];黄河报;2008年
5 记者 张冬凡;铁岭输油站原油商业储备库建设生态先行[N];铁岭日报;2010年
6 穆兴民 王飞 李锐 刘国彬(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辨证看待水保与黄河水资源开发的关系[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清水;专家警告:防范“沙”口大张[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申保珍;应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的补偿政策和投入机制[N];农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春明;我国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控制[N];中国水利报;2006年
10 刘安琪 李军 徐天文;加强协调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N];连云港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海金;赣北红壤坡面水土保持措施保水减沙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方怒放;小流域降雨—径流—产沙关系及水土保持措施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豆林;黄土区流域径流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的时空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5 刘孝盈;嘉陵江流域不同尺度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赛东;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肥力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万芳;称钩河流域侵蚀沟道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康飞龙;甘肃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丽娟;公路线性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张培培;金台铁路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赵东波;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保持措施信息提取和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侯群群;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水土保持措施信息提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杨振;黑龙江公路路堑边坡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许琴;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马晓燕;定西市安定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结构下的综合效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2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