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东北黑土区不同垄向耕地沟蚀与地形耦合规律

发布时间:2017-08-06 23:18

  本文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不同垄向耕地沟蚀与地形耦合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沟蚀 耕作垄向 地形 耦合规律 东北黑土区


【摘要】:东北黑土区在长期高强度开垦连作下,侵蚀沟切割耕地地表现象严重。以黑龙江省宾县的两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区,基于GIS和RS技术,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样方网格等方法,综合垄向、侵蚀沟、地形数据探究区域尺度下垄向分布及不同垄向耕地沟蚀与地形因子耦合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乡镇沟蚀空间集聚程度不同,主导性垄向耕地内的侵蚀程度最高;(2)垄向在耕地上的分布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的垄向空间分布是对地形条件的反馈体现,合理的垄向空间分布会起到降低沟蚀密度的作用;(3)除糖坊镇斜垄外,不同垄向耕地沟蚀密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糖坊镇不同海拔级优势垄向规律性不强,三宝乡整体上任意海拔级斜垄耕作最优;(4)坡度与坡长交互作用显著。两乡镇表现为"小坡度"+"小坡长"或"小坡度"+"大坡长"条件横垄耕作最优,"大坡度"+"小坡长"或"大坡度"+"大坡长"条件斜垄耕作最优;(5)黑土区漫川漫岗地带斜垄耕作更具水土保持作用。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沟蚀 耕作垄向 地形 耦合规律 东北黑土区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12531035)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ht2012-10)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1]。土壤水力侵蚀是自然侵蚀的结果,由耕作方式不同引起的耕作侵蚀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其中,欧美研究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范建容;;沟蚀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2年08期

2 张显双,,王跃邦;松花江沿岸沟蚀治理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5年08期

3 刘绍谦,鞠向新;刘家乡江岸二级阶地沟蚀调查[J];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02期

4 ;松花江沿岸二级阶地沟蚀调查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3年06期

5 张鹏;郑粉莉;陈吉强;王彬;丁晓斌;;利用高精度GPS动态监测沟蚀发育过程[J];热带地理;2009年04期

6 张姣;郑粉莉;温磊磊;俞方圆;安娟;李桂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动态监测沟蚀发育过程的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6期

7 赵志刚;董颖;;水土流失中沟蚀和崩塌分析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年12期

8 李艳梅;;沟蚀和崩塌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研究[J];吉林农业;2013年04期

9 龙沛霖;苏联治沟技术的新发展[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4年02期

10 徐国礼;周佩华;;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在监测沟蚀中的运用[J];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沟蚀分极指标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福红;基于“3S”技术的沟蚀研究方法构建与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姣;LIDAR技术动态监测沟蚀发育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余叔同;黄土丘陵区坡沟系统沟蚀发育过程模拟与可视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吉强;黄土坡面沟蚀发育过程的模拟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鹏;沟蚀发育过程动态监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海燕;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义亮;东北黑土区面蚀和沟蚀对农耕地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于志军;冲沟填筑跟踪治理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1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31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