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腐殖物质特异性及其产生机制

发布时间:2017-08-07 09:06

  本文关键词:腐殖物质特异性及其产生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腐殖物质 结构特征 特异性 模拟腐殖化 形成机制


【摘要】:腐殖物质(HS)是天然有机质的主体,其组成、结构十分复杂。之所以称其为一类物质,就是基于他们具有不同于其形成前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共性,或称"特异性",即在腐殖化过程中形成新的化学组合,甚至是"特异的"结合方式。但经历近200年的探索,人们对这种"特异性"的认识仍然不清楚,并缺少实验上的证据。加之近几年,一些研究结果被不适当的推演,HS的"特异性"更加受到质疑。HS到底有无"特异性"?"特异性"是什么?这涉及HS生物化学的根基,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回答。本文对已有的一些研究报道,包括HS的特异性、生物分子单体与HS结构特征的比较、基于生物多样性(进化)的天然生物材料与HS形成、HS形成机理及胡敏酸(HA)、富里酸(FA)形成顺序、矿物黏粒催化与HS形成、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和总相关谱(TOCSY)、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和C1s软X射线近边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同步辐射技术应用等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HS化学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腐殖物质 结构特征 特异性 模拟腐殖化 形成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31)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HS)既是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的主体,也是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的主体。传统上分为胡敏酸(Humic acid,HA)、富里酸(Fulvic acid,FA)和胡敏素(Humin,Hu)三个组分[1]。HS既是释放CO2的重要来源,又是截获CO2的重要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长青;;腐殖物质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J];土壤学报;1965年04期

2 卓苏能,文启孝;用~(15)N CP-MAS NMR方法研究新形成腐殖物质中氮素的形态[J];土壤;1993年01期

3 钟顺清;腐殖物质影响植物发育的机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0年06期

4 窦森;李凯;崔俊涛;关松;张晋京;;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8年06期

5 于水强,窦森,张晋京,平立凤,关松,李凯;不同氧气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腐殖物质形成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孙旭辉;李福春;师焕芝;代静玉;吴枫;金章东;;土壤腐殖物质特征及其对有机碳长时间尺度稳定性的指示:以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为例[J];地学前缘;2011年06期

7 程励励,文启孝,李洪;土壤条件对新形成土壤腐殖物质的影响[J];土壤;1990年01期

8 李香兰,刘玉民;西北黄土地区土壤腐殖物质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9年03期

9 丁光伟;白浆土腐殖物质中氮素的组成特征[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0 张鼎华,翟明普,林平,贾黎明,孙志蓉;杨树刺槐混交林下沙质土壤腐殖物质特性[J];林业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湘宁;E.W.RANDALL;;长期规律耕作土壤腐殖物质的高磁场核磁共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朱伟宁;窦森;王呈玉;田相玲;;葡萄糖液体培养条件下真菌对形成类腐殖物质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旭东;;农田秸秆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及腐殖物质性质的影响[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窦森;张晋京;;土壤腐殖物质(HS)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5 窦森;李凯;;土壤有机质化学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风臣;土壤腐殖酸分级、表征及其光化学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伟宁;不同微生物形成类腐殖物质固碳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3 师焕芝;宝鸡黄土/古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孙旭辉;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3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33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