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国天然林凋落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00: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天然林凋落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天然林 年凋落物量 纬度 海拔 等效纬度 年均温 年降水


【摘要】: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单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学作用,我国在森林凋落物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全国大尺度范围内森林凋落物的综合性研究还很少见报道.本研究收集整理了1970~2014年发表的308组中国天然林年凋落物量数据,观测地点分布范围为北纬18°15′~51°30′,东经82°53′~129°06′,海拔0~3828 m,涵盖了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研究表明,从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中国天然林年凋落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平均值分别为2.45,3.56,6.66和9.30 t hm-2.凋落物随着纬度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纬度每升高1°,森林年凋落物量下降0.19~0.27 t hm-2.在全国尺度上天然林年凋落物量主要受热量因子调控,等效纬度(综合考虑了纬度与海拔的影响)和年均温均可以解释年凋落物量约60%的变化情况,随着凋落物量观测时间延长其相关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如2或3年以上观测时长的解释率分别提高约11%和15%.本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与林火预测提供森林凋落物的定量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天然林 年凋落物量 纬度 海拔 等效纬度 年均温 年降水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批准号:GYHY201406034)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批准号:2010CB951301)资助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凋落物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1].作为“植物-凋落物-土壤”系统中的纽带,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单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学作用.特别是,凋落物也是森林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仲民;李意德;周光益;陈步峰;;“非正常凋落物”及其生态学意义[J];林业科学;2008年11期

2 范春楠;郭忠玲;郑金萍;李兵;杨保国;岳龙;于洪波;;磨盘山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数量及动态[J];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3 姚瑞玲;丁贵杰;王胤;;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量的年变化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张子文;;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养分通量及其动态[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段艳芳;杨蕾;郭连乐;王鹏飞;赵勇;;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栓皮栎人工林凋落物季节动态[J];河南科学;2008年07期

6 吴志丹;王义祥;蔡子坚;尤志明;张文锦;翁伯琦;;柑橘果园凋落物量及凋落叶的分解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7 杨智杰;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杉木、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凋落物量和碳归还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9期

8 王强;张玉峰;王希臣;;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董彬;曹永富;尉海东;;杨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研究[J];生态科学;2011年03期

10 徐旺明;闫文德;李洁冰;赵晶;王光军;;亚热带4种森林凋落物量及其动态特征[J];生态学报;2013年2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兰长春;肖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动态[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2 余再鹏;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去除和交换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纯;小兴安岭6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时空变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毛双燕;冰雪灾害后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及分解动态[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肖银龙;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苦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氮矿化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郭婧;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凋落物量及周转[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樟华;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会;雪灾对古田山常绿阔叶林建群种凋落叶元素含量及归还量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月琴;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效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3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53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