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14 19:36
本文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摘要】: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作者单位】: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外来植物入侵 遥感监测预警 研究进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1383)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AA102003-4)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008)
【分类号】:S45;S127
【正文快照】: 0引言 植被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植物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从而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入侵植物严重威胁了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是目前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斌;“智能”植物[J];湖南农业;2004年09期
2 ;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取得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04期
3 李叶;林培群;余雪标;郑勇奇;张川红;;外来植物入侵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4 张连友;;植物的脚步[J];森林与人类;2011年05期
5 刘晓玲;;浅议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机理和危害[J];贵州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6 刘刚;;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2年11期
7 黄晓明;马永婷;冯兆光;王媛媛;;植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J];中国花卉园艺;2012年24期
8 唐仪;;遏制外来植物入侵有办法[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21期
9 李远;;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几个主要叶功能特性[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10 廖周瑜;彭少麟;;酸雨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国良;丁建清;付卫东;;外来植物入侵机理及国家治理策略[A];加入WTO与防制有害生物入侵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静;涂佳才;冯朝阳;陈秀龙;宋付平;覃新导;;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3 孙娟;颜O,
本文编号:67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7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