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8 02:12
本文关键词: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摘要】: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能明显降低耕层(0~20 cm)的土壤容重,增加相应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对亚耕层(21~40 cm)土壤的培育作用更为突出,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深翻还田使亚耕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6.8%和10.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0.1%和14.2%,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12.2%和12.3%,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0.0%和22.0%。秸秆覆盖还田显著增加耕层的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含量,对亚耕层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不明显。在两种植模式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玉米产量均表现为秸秆深翻无秸秆还田秸秆覆盖。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玉米的稳产与增产。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还田方式 种植方式 土壤肥力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3BAD07B0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LFGC14218,LFGC14306) 吉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分类号】:S141.4
【正文快照】: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田土壤肥力培育是实现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1]。秸秆还田是农业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土壤培育措施,秸秆还田由于增加了土壤有机物质的输入并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从而改变了土壤肥力特征。基于美国Illinois州与Ohio州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与翻耕相比,,
本文编号:692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9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