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田微生物多样性及莲腐败病防治研究技术
本文关键词:莲田微生物多样性及莲腐败病防治研究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莲腐败病 微生物多样性 杀菌剂毒力测定 防治
【摘要】:莲腐败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f.sp.nelumbicola)引起的一种土壤传播性病害,该病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白莲产业的发展。目前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研究主要集中在番茄枯萎病、香蕉枯萎病、棉花枯萎病等病害致病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而在莲腐败病的研究也仅限于基本的防治。为了进一步探明该病害的连作障碍及防治措施,本试验研究内容如下:1.莲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采用传统的土壤稀释法分离出不同连作年限的莲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并对其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的方法对不同连坐年限的健康与发病田块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田块细菌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发病田块。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的莲土壤样品微生物种类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各莲田土样品中,健康田块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多样性指数也增加;而发病田块细菌种群及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田间有益微生物的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连作障碍的根本原因。2.生防菌筛选及种类鉴定。采用土壤稀释法筛选出土壤中对莲腐败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细菌。结果表明编号为YJa1、YJa2和YJa4的3株菌种对莲腐败病菌抑制效果明显,选取抑制效果最好的菌株YJa2,并摸索其发酵条件,最终发现pH7.0的PSA培养基,32℃培养条件下培养的发酵液对莲腐败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佳。3.室内药剂筛选。本实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9种化学药剂对莲腐败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大小,结果表明氟环唑、烯唑醇、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粉唑醇这7种原药对莲腐败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其EC50值依次为0.1023μg/ml、0.1129μg/ml、0.1284μg/ml、0.5089μg/ml、0.5609μg/ml、1.0583μg/ml、1.2797μg/ml;恶霉灵对莲腐败病病菌的毒力较弱,其EC50值为81.40μg/ml;而吩氨霉素对莲腐败病病菌的毒力最弱,其EC50值高达1220.97μg/ml。
【关键词】:莲腐败病 微生物多样性 杀菌剂毒力测定 防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6.45;S15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英文缩写词及中文对照表8-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6
- 1.1 莲的特征10
- 1.2 莲的价值10-11
- 1.2.1 莲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10-11
- 1.2.2 莲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11
- 1.3 白莲腐败病11-12
- 1.3.1 白莲腐败病的病原与症状11-12
- 1.3.3 白莲腐败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12
- 1.4 莲腐败病的研究现状12-14
- 1.4.1 生物防治与生防菌12-14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14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14-15
- 1.7 技术路线15-16
- 第二章 莲田微生物分离鉴定及莲根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16-32
- 2.1 材料16-19
- 2.1.1 供试土壤16
- 2.1.2 供试培养基16
- 2.1.3 主要供试仪器16-17
- 2.1.4 主要供试的药剂及试剂的配制17-18
- 2.1.5 引物18-19
- 2.2 方法19-25
- 2.2.1 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19
- 2.2.2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9-20
- 2.2.3 细菌 16S rDNA序列的扩增及测定20
- 2.2.4 土壤DNA的提取20-21
- 2.2.5 土壤DNA序列的扩增21-22
- 2.2.6 巢氏PCR22-23
- 2.2.7 采用DGGE技术对莲土中微生物的群落进行分析23-24
- 2.2.8 高通量测序样品制备24
- 2.2.9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24-25
- 2.3 结果与分析25-30
- 2.3.1 细菌DNA电泳25-26
- 2.3.2 土壤细菌测序鉴定26
- 2.3.3 莲田土样DNA的扩增结果26
- 2.3.4 土壤PCR-DGGE分析26-27
- 2.3.5 土壤高通量测序分析27-30
- 2.4 小结与讨论30-32
- 第三章 生防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32-38
- 3.1 材料32-33
- 3.1.1 供试病原菌32
- 3.1.2 供试生防菌32
- 3.1.3 供试培养基32
- 3.1.4 主要仪器设备32-33
- 3.2 方法33-35
- 3.2.1 生防菌的筛选33-34
- 3.2.2 不同培养基的影响34
- 3.2.3 不同pH培养基影响34
- 3.2.4 不同培养温度的影响34-35
- 3.3 结果与分析35-36
- 3.3.1 初筛结果35
- 3.3.2 复筛结果35
- 3.3.3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YJa2抑菌活性的影响35-36
- 3.3.4 不同pH培养基对菌株YJa2抑菌活性的影响36
- 3.3.5 不同培养温度对菌株YJa2抑菌活性的影响36
- 3.4 小结与讨论36-38
- 第四章 药剂筛选38-44
- 4.1 材料38-39
- 4.1.1 供试菌株38
- 4.1.2 供试药剂38
- 4.1.3 供试培养基38
- 4.1.4 供试主要仪器38-39
- 4.2 方法39-40
- 4.2.1 致病性测定39
- 4.2.2 药剂对莲腐败病菌丝生长抑制实验步骤39-40
- 4.3 结果与分析40-42
- 4.3.1 病原菌的致病性40
- 4.3.2 药剂筛选40-42
- 4.4 小结与讨论42-44
- 参考文献44-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君怡,靳艳,虞星炬,金美芳,张卫;黄海繁茂膜海绵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4年05期
2 ;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实验室[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谢小军;;探测微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5期
4 陈敏玲;李伟华;陈章和;;不同层面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J];生态学报;2008年12期
5 刘璞;王红梅;;海洋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6 郭腾飞;毛海霞;;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7 张树政;微生物多样性的全球影响[J];生物学通报;1995年01期
8 姜成林,徐丽华;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J];生物多样性;1997年04期
9 刘鹏飞;赵丹;宋刚;葛菁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3年06期
10 于新娟;王莉莉;贾盛佼;董全江;;温泉微生物多样性与酶类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代杰;戈梅;李继安;;微生物多样性与新药发现[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2 刘文彦;杨苏声;;厌氧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杨小茹;郑天凌;;若干新技术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吴冰;田建卿;刘杏忠;;中国湿地微生物多样性[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章戴荣;白林;周东胜;;利用T-RFLP技术分析微生物的多样性[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陈丽华;李sト,
本文编号:704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0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