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平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黄泛平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摘要】:选取黄泛平原区菜地、水浇地、果园和有林地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林地与果园相对较高,水浇地和菜地较低,均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全氮含量均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大,并且均为菜地含量最高,水浇地次之,林地含量最小,土壤缓效钾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不显著;土壤有效硫含量由大到小为菜地水浇地果园有林地,与有机质相同;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铁在水浇地中含量较高,有效猛、有效钼和有效硼在有林地中含量较高,菜地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泰安市国土资源局;诸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关键词】: 黄泛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202;2013BAD05B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35)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可持续发展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可持续。维持土地资源的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土壤资源是土地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土壤养分是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又是人类干预土壤最重要、最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利永;吴献花;赵斌;吴斌;王泉;;滇池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剖面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5期
2 张文晖;傅瓦利;张洪;张治伟;王冬银;;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基本特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3 李守中;徐文程;许鹏程;;闽侯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4 杨泽贵;陈婷;林立金;朱雪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人民长江;2009年11期
5 乔有明;王振群;段中华;;青海湖北岸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年06期
6 刘庆;吕振江;郑文爽;张银君;;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改良效应[J];土壤通报;2011年02期
7 赵锦梅;张德罡;刘长仲;徐长林;;祁连山东段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8 李建兴;何丙辉;徐小军;;生物埂护坡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6期
9 王国兵;赵小龙;王明慧;阮宏华;徐长柏;徐亚明;;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10 宋希娟;王克林;刘淑娟;曾朝霞;寻瑞;;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养分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杉;胡荣桂;聂文婷;;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毛丹娟;孟磊;;微生物商对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海春兴;赵烨;陈志凡;赵芳敏;;河北坝上东南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研究——以河北丰宁县大滩乡三道河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吴祥云;张丹丹;李海燕;;辽西地区朝代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甄莉娜;张英俊;;农牧交错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剖面分布特征[A];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甄晓君;傅瓦利;贾红杰;段正锋;杜富芝;;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岩溶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8 李强;刘毅华;;低碳经济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思考[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郑勇;贺纪正;;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甲烷营养菌丰度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生东;如何提高土壤肥力[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沙改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祝滔;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3 宋敏;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江淼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5 宋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菁;陕北南泥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艳;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形态特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陈晨;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0年
9 洪瑜;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顾钻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滨海盐土质量演变特征[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26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2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