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的菌种组成及降解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1:31

  本文关键词: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的菌种组成及降解稳定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秸秆降解 复合菌系GF- 低温 纤维素酶活性 菌种组成稳定性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温度及p H条件对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及菌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完善菌系培养方法,促进其应用开发利用。【方法】以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10℃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45代、不同温度和p H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15代,分别获得多组不同代数(F)、不同温度(T)和p H(P)条件下的菌系。测定各复合菌系发酵液p H、玉米秸秆降解率及纤维素酶活,评价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菌群组成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在10℃条件下经连续继代培养40代和在温度4—30℃、p H 6.0—9.0条件下继代培养获得的不同复合菌系发酵液p H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趋近中性;玉米秸秆降解率在27.59%—32.53%,除F40显著高于F5外,其余无显著差异;纤维素酶活性呈高代菌系大于低代菌系,温度4—10℃和p H 6.0—9.0条件下,对复合菌系产酶有促进作用,纤维素酶活为1.34—1.84 IU·m L~(-1);复合菌系的纤维素酶在较低的温度和较宽的p 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和p H稳定性,酶促反应温度15—30℃和p H 4.0—9.0内仍保持80%以上的纤维素酶活力;复合菌系F5—F45、T4—T30和P6.0—P9.0的DGGE条带差异不显著,表明菌系的菌种组成稳定;而在偏酸(p H=4、5)和偏碱性(p H=10)条件下继代培养,复合菌系秸秆降解率和纤维素酶活均显著降低,菌种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性质与功能稳定性。PCR-DGGE共检测到18个条带,其中关键菌株分别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Azonexus hydrophilusd、Azospira oryzae、Arobacter cloacae、Cellvibrio mixtus subsp.Mixtus、Bacillus tequilensis、Clostridium populeti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结论】复合菌系GF-20在温度4—30℃、p H 6.0—9.0条件下经过多代继代培养,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玉米秸秆分解活性和菌种组成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玉米秸秆降解 复合菌系GF- 低温 纤维素酶活性 菌种组成稳定性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3,2012BAD04B04,2013BAD07B04,2011BAD16B14)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63)
【分类号】:S216.2;S182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木质纤维素占地球光合产物的60%以上,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1]。但是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难以快速分解是限制秸秆物质生物转化的关键难题[2-4]。因此,人工加速分解木质纤维素不仅可及时处理农业秸秆有机物,补充土壤有机质,而且对环境治理和秸秆生物质资源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程威;田路园;张红燕;李勤奋;;不同还田方式下甘蔗叶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4年S1期

2 赵兰凤;刘小锋;官利兰;程根;张新明;;广东省不同区域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刘彩霞;焦如珍;董玉红;孙启武;周新华;李峰卿;;模拟氮沉降对杉木林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5年04期

4 王婷;刘丽丽;张克强;沈仕洲;冯洁;王风;杜会英;高文萱;;牛场肥水灌溉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5 GONG Ping;ZHANG Li-Li;WU Zhi-Jie;CHEN Zhen-Hua;CHEN Li-Jun;;Response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Archaea in Two Agricultural Soils to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DCD and DMPP: A Pot Experiment[J];Pedosphere;2013年06期

6 邹雨坤;李光义;侯宪文;胡杨;陈运;张雪华;李勤奋;;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茎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年06期

7 王亚男;曾希柏;王玉忠;白玲玉;李莲芳;吴翠霞;俄胜哲;马世铭;;施肥模式对设施菜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年03期

8 周赛;梁玉婷;孙波;;红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演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土壤;2015年02期

9 赵吉睿;李晓军;孟建宇;李蘅;王瑞刚;冯福应;;外源纤维素诱导明显影响微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结构[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12期

10 曾希柏;王亚男;王玉忠;白玲玉;李莲芳;段然;苏世鸣;吴翠霞;;施肥对设施菜地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慧;不同作物与施肥对黑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2 张嘉超;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堆肥功能微生物种群与体系基质特性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王晋莉;大豆连作条件下的根际细菌与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孙巍;东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在氨氮转化中的作用特点[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彪;仿生植物附着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6 孙旭;富营养化湖泊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氮转化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彩霞;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环境条件的响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郭峗;长期施肥对酸性及中性水稻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卞碧云;氮肥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及氨氧化作用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贾文婷;宰后不同处理对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5 倪桂萍;酚酸对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有效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敏;三种抗生素对淡水池塘底泥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萃;密云水库库滨区土壤和底泥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秦子娴;长期施肥中性紫色水稻土氮素矿化及氨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侯雪燕;土壤pH对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10 景晓明;长期施肥对黄泥田水稻土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多样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复合菌种 一菌多用[J];科技简报;1971年48期

2 ;复合菌肥的生产和使用[J];微生物学通报;1975年04期

3 ;建立年产1万吨的生物复合菌肥厂[J];河南科技;1996年11期

4 吕金英;;红茶复合菌开发潜力大[J];科技致富向导;1998年04期

5 孔淑琼;佘跃惠;游敏;魏力;;高效降烃复合菌的生长特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4期

6 ;水稻用复合菌肥催芽育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77年02期

7 钟成华;张文东;刘鹏;陈建;;包埋固定化复合菌低温下处理养猪废水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程驰;刘小俊;杨欣怡;周祥;范海波;李京;;高效丢糟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9 杨洪岩;袁旭峰;刘小平;王小芬;崔宗均;;水稻秸秆低温复合菌系多样性及发酵动态[J];微生物学报;2011年09期

10 游玲;颜胜涛;王涛;杨志荣;;复合菌在浓香型白酒丢糟处理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清敏;侯树宇;刘曼;李琳;;微生态复合菌制剂堆肥去除畜禽粪便恶臭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杜麟;曹向宇;付保荣;马汐平;李法云;惠秀娟;;高效复合菌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国华;;秸秆复合菌示范推广的意义[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晓飞;边连全;刘显军;陈静;李建涛;张飞;;复合菌制剂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A];东北养猪研究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专集[C];2010年

5 梁军;罗洪;罗英;王刚;;生物除臭剂对鸡粪除臭处理的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朱军备 鄞州记者站 续大治 通讯员 夏瑜;复合菌1小时清洁污水300吨[N];宁波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微微;沼气发酵复合菌系厌氧发酵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婵;复合菌种固定化厌氧发酵产氢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刘爽;复合菌系降解木质纤维素特性及其菌群动态[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许碧君;高效复合菌降解天然河水中取代苯胺化合物的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李洪鹏;原生态复合菌对浅海养殖区氮和有机污染的净化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张宁;高效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辉;高效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李维华;降解秸秆和四环素复合菌系的筛选[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徐丽萍;复合菌和金霉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正常菌群影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张文东;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养猪废水氨氮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8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28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