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失水过程对土体收缩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土壤失水过程对土体收缩特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求不同质地和容重土壤失水过程中的土体收缩特性,选取山东壤土(SD)和陕西粉粘壤土(SX)作为供试土壤,并分别设定初始容重为1.30、1.40、1.50 g/cm~3,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同时对土壤脱水过程中土体轴向和径向收缩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D和SX土样,不同容重土壤含水率随吸力增加呈现不同幅度的减小趋势,但其减小速率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特点;在土壤脱水过程中,土体线缩率随含水率减小而增大,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线缩率与含水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R~2在0.96~0.99之间);土壤轴向(δ_s)、径向(δ_r)和体积收缩应变(δ_V)均随容重增加而减小,SD和SX土样分别以水平收缩形变和垂直收缩形变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δ_s、δ_r和δ_V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粉粒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3种收缩特征指标与土壤颗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受容重影响;对于SD土样,δ_s和δ_r与粘粒和粉粒含量显著相关,δ_V与砂粒含量显著相关;对于SX土样,δ_s、δ_r和δ_V与砂粒和粉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与粘粒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体收缩 脱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6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8B01)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16)
【分类号】:S152
【正文快照】: 引言土体收缩是指土体随自身含水率的降低而产生体积缩小的现象[1]。在脱水过程中,土壤将发生轴向和径向收缩,且其收缩应变逐渐增大,最终将导致土体出现裂缝,并随着含水率减小裂缝面积和长度密度均呈现增大趋势[2],这对于工业和农业均具有显著危害:1在工业方面,土体失水时,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芳,夏自强,郝振纯,蒋洪庚,陈海芳;田间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特性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雷少刚;卞正富;;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3 曾庆欣;李晓东;李光林;;基于太阳能的土壤含水率远程实时监测仪研制[J];农机化研究;2012年08期
4 殷哲;雷廷武;晏清洪;陈展鹏;董月群;庄晓晖;;土壤含水率对近红外传感器标定模型的响应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5 王作华 ,郑会君;保护性耕作农田地温及土壤含水率测试分析[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3年04期
6 徐效军;张鹰;;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7 鲍一丹;何勇;方慧;Annia Garcia Pereira;;土壤的光谱特征及氮含量的预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1期
8 张荣标;何加祥;吴涛;冯友兵;;基于图像处理的土壤表层含水率在线检测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9 杨绍辉;王一鸣;孙凯;;基于土壤含水率垂向变化规律的水分传感器布设[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智韬;李援农;杨江涛;常庆瑞;;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模型及精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波;冶林茂;范玉兰;;三种土壤含水率测量方法的综合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洪昌红;黄本胜;邱静;王珍;杨静学;徐敬华;;幼生桉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1水资源与水生态[C];2013年
3 于海燕;康绍忠;;西北旱区葡萄园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4 许秀英;甘龙辉;陶冶;黄操军;;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土壤含水率预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瑞平;王静;海春兴;;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程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研究[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6 程星;於芳;;喀斯特土壤水分变化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韩奎学;吴景峰;;土壤凝结水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杰;刘珂;任红玲;唐晓玲;李健;;吉林省春季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申向东;王晓飞;姬宝霖;王丽萍;;干寒区土壤抗风蚀能力的特征初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10 单梦颖;杨永刚;高登成;丁洪波;项希希;吴兆录;;云南省中部三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锟锋;8月份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少53%[N];青岛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裴兴斌;快快行动抗旱保苗[N];宝鸡日报;2010年
3 金泉才邋李学共 王力;我省大部地区土壤封冻前期墒情较好[N];青海日报;2008年
4 YMG记者 姜晓 通讯员 王廷利 孟令远;今年土地“口干”人不渴[N];烟台日报;2012年
5 鲁建民;土壤墒情如何?[N];酒泉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敏;辽西褐土沟灌侵蚀过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孙宇瑞;非饱和土壤介电特性测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胡庆荣;含水含盐土壤介电特性实验研究及对雷达图像的响应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4 李涛;西北旱区葡萄园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杨德军;基于SPAC系统的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郁晓庆;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的传输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冯杰;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张志宇;土壤墒情预报与作物灌溉制度多目标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9 张金珠;干旱区秸秆覆盖对滴灌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调控效应[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10 黄强;咸水灌溉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路;施肥条件下波涌灌溉田间水氮分布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肖武;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机器视觉的土壤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谢兵;生态水信息指标参数土壤含水率遥感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斐;土壤含水率红外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付绍军;土壤电特性与电场杀虫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阳;基于无线地下传感器的土壤含水率监测系统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彭曾愉;土壤含水率及紧实度复合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冀海燕;高温储热过程中含湿土壤的热湿迁移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许晓辉;黄淮海地区典型土壤的岩土物理学关系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刘继红;基于不同土壤转换函数构建方法的封丘县土壤水力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9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3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