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04:38

  本文关键词: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植被 土壤水溶性有机质 荧光特性


【摘要】:【目的】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判别指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研究黄土丘陵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数量和荧光结构特征,可以为该地的植被修复及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荧光和三维荧光技术,选取激发发射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得到的腐殖化指标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来源和结构进行评估,通过三维荧光技术探究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之间组分的差异。【结果】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a)地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含量均为0.16 mg/g;而荒坡地和农地的水溶性有机物较低,分别为0.04和0.05 mg/g,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和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林地的含量介于两者之间。发射激发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的混合作用;油松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结构较简单、腐殖化程度较低;而灌木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结构较为复杂、腐殖化程度较高。从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来看,蛋白类的物质差异不明显;油松和辽东栎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类酪氨酸蛋白质、类色氨酸蛋白质、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较高,灌木林地较低。最主要的差异是富里酸类和胡敏酸类物质,油松林地的水溶性小分子量的富里酸类物质占主导地位,而灌木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芳香化程度较高,农地和抛荒地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胡敏酸类物质含量的比值最低,其水溶性腐殖质的缩聚度高。油松、辽东栎林地水溶性有机物由于植物残体分解形成的富里酸较易被氧化,同时阴坡林地较高的含水量使得这些产物较难缩合;而灌木林地和农田及荒地较为干旱,枯枝落叶少,腐殖酸有充分时间进行缩合,导致了水溶性有机物的高芳香化和腐殖化。【结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是存在差异的,同时说明荧光技术可用于揭示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和缩合特性研究。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植被 土壤水溶性有机质 荧光特性
【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3)资助
【分类号】:S153.62
【正文快照】: 土壤水溶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蒸馏水浸提、过0.45μm微孔滤膜的水溶性有机物质,是土壤活性有机物库组成的主要部分,也是土壤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的有机物源,在土壤肥力和有机物转化、以及污染物固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2]。在水溶性有机物组成中,Grasso等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昌璞,Ceccanti B.;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质的数量、性质及其变化[J];土壤学报;1987年03期

2 丁昌璞,M.De Nobili,B.Ceccanti;绿肥分解产物中水溶性有机物质的伏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1989年04期

3 滕险峰;魏自民;;生活垃圾堆肥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性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张s,

本文编号:744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44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