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碳密度 总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空间分布 森林土壤 有机碳矿化
【摘要】:为了解长白山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矿化特征,本试验采用样线法选取了红松阔叶林(次生林)与阔叶林(次生林)两种典型的林型进行了土壤总有机碳和轻、重有机碳组分在不同剖面、不同坡向和不同海拔高度之间分布研究。同时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了两种林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和矿化率。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总有机碳以及森林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土壤剖面层次的影响较大,红松阔叶林与阔叶林0-5cm腐殖质层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淀积层土壤。长白山区红松阔叶林与阔叶林土壤总有机碳及轻、重组有机碳受坡向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小。有机碳密度垂直空间分布因坡位不同而异。长白山地区红松阔叶次生林与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6±0.1)×105kg/hm2—(2.1±0.7)×105kg/hm2。红松阔叶林与阔叶林轻、重组有机碳分布与土壤总有机碳相同,随深度的加深轻、重组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红松阔叶林与阔叶林土壤以重组颗粒构成为主。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轻组有机碳,其0-5cm腐殖质层、5cm以下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重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轻组有机碳含量。矿化培养时间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量及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CO2)不断增加,而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不断降低,并趋于稳定。不同剖面层次土壤的有机碳矿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快,矿化释放的CO2量高,淀积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率较低。坡向与海拔高度并未对有机碳矿化及矿化速率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有机碳密度 总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空间分布 森林土壤 有机碳矿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6
- 1.1 概述11-13
- 1.2 国内外进展13-15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15-16
- 2 材料和方法16-22
- 2.1 采样区选择与立地条件16-20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20
- 2.2.1 样品采集20
- 2.2.2 测定内容与方法20
- 2.3 数据统计20-22
- 3 结果与分析22-51
- 3.1 森林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分布22-29
- 3.1.1 红松阔叶林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22-24
- 3.1.1.1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22-23
- 3.1.1.2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23-24
- 3.1.2 80-90a阔叶林总有机碳剖面分布24-27
- 3.1.2.1 阔叶林南-北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24-26
- 3.1.2.2 阔叶林西-东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26-27
- 3.1.3 30-40a阔叶林总有机碳剖面分布27-29
- 3.1.3.1 阔叶林东-西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27-28
- 3.1.3.2 阔叶林东-南样线总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28-29
- 3.2 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29-31
- 3.2.1 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29-30
- 3.2.2 80-90a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30
- 3.2.3 30-40a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30-31
- 3.3 森林土壤轻、重组颗粒构成比例31-33
- 3.3.1 红松阔叶林轻、重组颗粒构成比例31-32
- 3.3.1.1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轻、重组比例31
- 3.3.1.2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轻、重组比例31-32
- 3.3.2 80-90a阔叶林轻、重组颗粒构成比例32-33
- 3.3.2.1 阔叶林南-北样线轻、重组比例32
- 3.3.2.2 阔叶林西-东样线轻、重组比例32-33
- 3.4 森林土壤重组有机碳空间分布33-37
- 3.4.1 红松阔叶林重组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33-35
- 3.4.1.1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3-34
- 3.4.1.2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4-35
- 3.4.2 80-90a阔叶林重组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35-37
- 3.4.2.1 阔叶林南—北样线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5-37
- 3.4.2.2 阔叶林西—东样线重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7
- 3.5 森林轻组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37-41
- 3.5.1 红松阔叶林轻组有机碳空间分布37-39
- 3.5.1.1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轻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7-38
- 3.5.1.2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轻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8-39
- 3.5.2 80-90a阔叶林轻组有机碳空间分布39-41
- 3.5.2.1 阔叶林南—北样线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39-40
- 3.5.2.2 阔叶林西—东样线轻组有机碳的空间分布40-41
- 3.6 森林有机碳矿化41-46
- 3.6.1 阔叶林有机碳矿化41-43
- 3.6.1.1 阔叶林南-北样线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41-43
- 3.6.2 红松阔叶林有机碳矿化43-46
- 3.6.2.1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43-45
- 3.6.2.2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有机碳矿化45-46
- 3.7 土壤有机碳矿化率46-51
- 3.7.1 阔叶林有机碳矿化率46-47
- 3.7.1.1 阔叶林南坡与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矿率46-47
- 3.7.2 红松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率47-51
- 3.7.2.1 红松阔叶林北-西样线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率47-49
- 3.7.2.2 红松阔叶林东南-西样线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率49-51
- 4 讨论51-55
- 4.1 森林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异特征51-52
- 4.2 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52-53
- 4.3 森林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53-54
- 4.4 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土壤矿化率54-55
- 5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3
- 致谢63-64
- 附录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2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3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4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7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8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李慧;东北地区主要旱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李慧;东北地区主要旱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7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吴旭东;沙漠化对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6年
9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7 杨平;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百年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向业凤;黄龙山林区林地开垦和弃耕地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肖安序;亚高山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氮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玮;茶园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矿化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59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5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