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瓜实蝇的曲霉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本文关键词:感染瓜实蝇的曲霉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瓜实蝇 黄曲霉 溜曲霉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摘要】:从海南自然发病死亡的瓜实蝇上分离获得2株高毒力的真菌BC-D1和BC-212,经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BC-D1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BC-212为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发现:菌株BC-D1和BC-212对瓜实蝇成虫均有很高毒力,而对卵、幼虫及蛹的毒力较低。接种8d后成虫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3.5%和85.1%,卵、幼虫及蛹的死亡率均低于50%。两株菌对黄粉虫、斜纹夜蛾及蚜虫的致病率均很低。生物学特性测定,两菌株具有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的特性,最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0 35℃;在不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及菌落颜色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瓜实蝇 黄曲霉 溜曲霉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基金】:“入侵昆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行业科技项目(201103026-1) 中西部高校项目(MWECSP-RT08;ZXBJH-XK004;ZXBJH-XK005)~~
【分类号】:S476.1
【正文快照】: composition in medium,the growth rate,sporulation and morphology features were comparative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我国重要检疫性害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列为重要的检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帆;赵菊鹏;梁广勤;古菊兰;胡学难;吴佳教;;我国截获小南瓜实蝇[J];植物检疫;2006年04期
2 欧剑峰;黄鸿;吴华;刘桂清;郑基焕;韩诗畴;莫伟冬;;瓜实蝇国内研究概况[J];长江蔬菜;2008年13期
3 姜朝林;柳汉鹏;文兰香;;赤水市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09年04期
4 邓稳桥;王安乐;林佳福;;瓜实蝇及其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年12期
5 安坤鹏;吴保锋;申科;张润杰;;南瓜实蝇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1年20期
6 吴浩;柳凤;何衍彪;李国平;;瓜实蝇种群生态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0期
7 高锐,王作镒,张守和,李雅君;新疆有无瓜实蝇的调查报告[J];新疆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8 张遵雄;新疆查无瓜实蝇[J];植物保护;1988年03期
9 梁广勤;;甜瓜实蝇[J];植物检疫;1988年S1期
10 高锐;王作镒;张钧;;瓜实蝇能否在新疆生存的调查[J];植物检疫;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剑;张润杰;;土壤湿度与土壤类型对瓜实蝇的化蛹深度及蛹存活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吴华;黄鸿;欧剑峰;韩诗畴;徐洁莲;唐飞燕;;瓜实蝇引诱剂的配方筛选试验[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卫川;;瓜实蝇地理分布模型的研究[A];昆虫学研究进展[C];2005年
4 陈方景;;浙西南山区景宁县苦瓜瓜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5 伍yN;李志红;;磁珠富集法筛选瓜实蝇微卫星位点[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廖永林;张扬;李燕芳;肖汉翔;张振飞;;多种药剂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坤付;周琼;谭敏;曹晓华;刘金艳;尤克西;;岳麓山周边地区实蝇监测及发生动态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防治瓜实蝇有四招[N];蚌埠日报;2009年
2 廖兴阳;云南首次截获有害生物木瓜实蝇[N];云南科技报;2012年
3 吴恂 姜建军;广东口岸截获二类有害生物[N];国际商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 徐浪 董建新;筑一面无形的“保护墙”[N];中国国门时报;2014年
5 秦洪湖 张显兴 寇传勇;吉林南瓜首次出口日本[N];吉林日报;2008年
6 陈贵善;苦瓜主要虫害的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4年
7 ;丝瓜生产操作规范(下)[N];东方城乡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昌木;瓜实蝇种群系统与检疫防除综合技术[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献强;瓜实蝇的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2 黄金象;莆田市瓜实蝇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罗璇;瓜实蝇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几种杀虫剂对其产卵行为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4年
4 韦淑丹;广西南宁市瓜类实蝇的发生为害及瓜实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D];广西大学;2011年
5 王玉群;瓜实蝇田间种群数量监测及其对两种药剂的抗性风险评估[D];广西大学;2012年
6 黄娜娜;瓜实蝇对低温的耐受性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84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8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