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一种液体微生物菌剂的构建及其肥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9:42

  本文关键词:一种液体微生物菌剂的构建及其肥效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生物肥料 拮抗 培养基 肥效 萌发和幼苗


【摘要】:本文选取七种农用微生物,旨在通过研制得到一款高效液体复合菌剂,主要从菌种间的拮抗、共同生长培养基的配置、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四方面着手,结果如下:(1)采用菌饼法测定了菌种间拮抗试验,结果表明,细黄链霉菌和其中的五种菌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除此之外,只有地衣芽孢杆菌拮抗的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其C值在1.20以上。(2)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中添加麦芽粉后,研究了葡萄糖浓度对各菌株OD值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地衣芽孢杆菌OD值与葡萄糖浓度程正比;其余五种菌OD值大小为6.4g/L9.6g/L3.2g/L。同时,研究了酸碱度对各菌株OD值影响,结果表明胶冻样类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圆褐固氮菌在pH为7.0的培养液中OD值均是最大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7.5的培养液中OD值最大,与7.0的培养液差异不显著。为了进一步评价新培养液的效果,本文比较了各菌种在新旧培养液中的OD值,结果表明:在10h、20h、30h时,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在新培养液中的OD值均大于原培养液内的;酿酒酵母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30h、20h时新旧培养液中的OD值接近,且差异不显著。(3)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菌:圆褐固氮菌按2:1:2:2:2:2添加入新培养液中,37℃培养4d后得到的菌剂效果最佳。(4)通过水培法,研究了稀释10倍、100倍、1000倍的菌剂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萌发方面,1000倍菌剂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8.30%、8.30%、5.94%,但10倍菌剂对小麦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小麦幼苗生长方面,100倍的菌剂对小麦株高、两侧根长、根系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提高9.78%、21.59%、56.60%。通过水培法,研究了三个稀释倍数下的菌剂及其发酵液对生菜萌发和幼苗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菜萌发方面,1000倍的发酵液使其发芽率显著提高32.2%,这是1000倍菌剂的约2倍,10倍的菌剂显著抑制发芽率,使降低25%,这说明促进生菜萌发的主要物质是发酵液内的物质,高浓度的活菌抑制生菜萌发;在生菜株高方面,1000倍的菌剂和发酵液效果均是最好的,分别提高42.86%和27.62%,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土壤中加入菌剂后,能显著提高玉米的成苗率、株高、最长叶长,分别提高21.70%、21.97%、17.58%。综上所述,在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葡萄糖6.4g,麦芽粉10g,蒸馏水1000mL,p H为7.0的培养液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菌:圆褐固氮菌按2:1:2:2:2:2添加,37℃培养4d后得到的菌剂效果理想。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 拮抗 培养基 肥效 萌发和幼苗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引言11-15
  • 1.1 微生物肥料的概述11
  • 1.2 微生物肥料国内外研究动态11-12
  • 1.3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12-13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13-15
  • 2 材料和方法15-21
  • 2.1 材料15-16
  • 2.1.1 供试菌株15
  • 2.1.2 供试种子15
  • 2.1.3 供试土壤15
  • 2.1.4 培养基15-16
  • 2.1.5 主要设备16
  • 2.2 各菌种特性的研究16-17
  • 2.2.1 菌落形态的观察16
  • 2.2.2 菌种对培养液酸碱度的影响16
  • 2.2.3 菌种对四种植物真菌病害的拮抗16
  • 2.2.4 菌种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16-17
  • 2.2.5 各菌种间的拮抗作用17
  • 2.3 各菌种都生长的培养基的配制17-18
  • 2.3.1 葡萄糖含量对各菌种生长的影响17-18
  • 2.3.2 pH条件对各菌种生长的影响18
  • 2.3.3 各菌种在新培养液B和原培养液A中生长过程的比较18
  • 2.4 复合菌剂的制备和保质期的测定18-19
  • 2.4.1 不同复合菌剂对土壤元素的影响18
  • 2.4.2 复合菌剂的保质期18
  • 2.4.3 复合菌剂多样性测试18-19
  • 2.5 复合菌剂肥效的研究19-20
  • 2.5.1 复合菌剂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19
  • 2.5.2 复合菌剂及其发酵液对生菜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19
  • 2.5.3 复合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土培法)19-20
  • 2.6 数据分析20-21
  • 3 结果及分析21-49
  • 3.1 各菌种特性的研究21-30
  • 3.1.1 菌落形态21
  • 3.1.2 菌种对培养液酸碱度的影响21-22
  • 3.1.3 各菌种对四种植物真病害菌的拮抗22-23
  • 3.1.4 各菌剂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23-26
  • 3.1.5 各菌种间的拮抗作用26-30
  • 3.2 各菌种都生长的培养基的配制30-35
  • 3.2.1 葡萄糖含量对各菌种生长的影响30-31
  • 3.2.2 pH条件对各菌种生长的影响31
  • 3.2.3 各菌种在新培养液B和原培养液A中生长过程的比较31-35
  • 3.3 复合菌剂的制备和保质期的测定35-39
  • 3.3.1 不同复合菌剂对土壤元素的影响35
  • 3.3.2 复合菌剂的保质期35-36
  • 3.3.3 复合菌剂组成稳定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36-39
  • 3.4 复合菌剂肥效的研究39-49
  • 3.4.1 复合菌剂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39-42
  • 3.4.2 复合菌剂及其发酵液对生菜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42-46
  • 3.4.3 复合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46-49
  • 4 讨论与结论49-53
  • 致谢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瑞林,李健宝;菌剂生产一步扩大法简介[J];土壤肥料;1990年03期

2 孙福来,王文凤,张金光,陈滨波,宋元瑞;硅酸盐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土壤肥料;2002年03期

3 张偏 ,宋秀新 ,田俊萍;小麦施用硅酸盐菌剂(液体水剂)效果初报[J];河北农业;2002年08期

4 张成斌;水稻施用硅酸盐菌剂效果初报[J];垦殖与稻作;2003年05期

5 苏卫国;曹利祥;袁方;王哲;;三种催腐菌剂对草屑催化腐熟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年04期

6 ;寻找代料 增产菌剂[J];湖北林业科技;1977年03期

7 邱益三,陈芝媛;蚜霉菌剂使用技术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3期

8 朱世兴;“77—1”菌剂的简易生产[J];新农业;1983年09期

9 李仲贤;蔡长平;宁千红;;花生根瘤菌新制剂——稀土菌剂[J];中国农学通报;1988年01期

10 ;小麦增产菌的使用方法[J];北京农业科学;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真;朱用武;;肥料增效菌剂[A];2012新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苏朋;何艳;徐建明;吴建军;;添加氮素条件下促腐菌剂对秸秆分解过程中碳氮元素变化影响的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车建美;郑雪芳;刘波;苏明星;朱育菁;;微生物保鲜菌剂的制备及其对枇杷的保鲜效果[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树清;王炳华;徐静;高艳敏;王宝申;刘秀春;陈宝江;;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发酵菌剂的选择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杨晶秋;姚腾云;郑普山;王作尊;;放线菌剂与稳定型有机无机复合肥对蕃茄的联应效果[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6 崔彦召;黄克和;张克春;;不同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刘保平;周俊初;;根瘤菌菌剂培养基优化与抑菌剂筛选研究[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龚光禄;桂阳;朱国胜;;发酵菌剂在玉米秸秆发酵中的作用与发酵料栽培红托竹荪初探[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薇;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菌剂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维炯;从EM技术到CM技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渊;江苏研制出国内首个农业废弃物干式好氧发酵菌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4 于明忠;分解菌剂生产有机肥技术获得成功[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刘明;生物技术治理印染废水有新突破[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记者 牛金辉;我区成功研究出沼气低温发酵促进菌剂[N];新疆科技报(汉);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峰;东北地区秸秆降解工程菌的选育及速腐菌剂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涛;紫花苜蓿青贮菌剂筛选、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剑峰;解磷根瘤菌诱变选育及抗污染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4 陶晶;多功能菌剂的组合效应研究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和分离[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锦群;产酶溶杆菌C3脱色防霉菌剂制备及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国强;复合腐秆菌剂对稻秆堆腐和水稻促生效果[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高祥兴;海洋石油降解固定化菌剂的研制及岸滩溢油现场修复[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4 史秀宏;硅酸盐菌剂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5 丁梦娇;植烟黄壤中氮代谢优势细菌的筛选及复合菌剂应用效果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秦亚芬;一种液体微生物菌剂的构建及其肥效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晓飞;农林废弃物速腐菌剂的筛选和制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宋芳芳;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保平;根瘤菌菌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辛银川;高效降解秸秆菌株配伍筛选及菌剂制备[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4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84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