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镁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镁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镁泥添加量对不同土壤养分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镁泥添加量对砖红壤、红壤有效P量影响显著,对石灰性褐土有机质、全N量影响显著;0.25%镁泥添加量对红壤、石灰性褐土脲酶活性效果显著,1%镁泥添加量对砖红壤脲酶活性效果显著;0.05%镁泥添加量对砖红壤磷酸酶活性效果显著,1%镁泥添加量对石灰性褐土磷酸酶活性效果显著。总体来说,小于1%的镁泥添加量对土壤养分量和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且对酸性土壤的影响大于对石灰性褐土的影响,其中以镁泥对砖红壤的影响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镁泥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13-重点7) 山西省攻关项目(20130313007-3;20130311008-4) 山西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项目
【分类号】:S158;S154.2
【正文快照】: 刘琳,李伟,张吴平,等.不同镁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8):53-57.0引言土壤是作物生长的载体,为作物生长提供所必需的矿质养分和水分,土壤肥力的高低影响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1]。我国酸性土壤范围广,淋溶强,导致大量养分元素流失严重,固磷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恒;李坤;胡熙禧;马海峰;赵娜;李晓胤;;施入有机物料对葡萄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5年03期
2 姜井军;郭瑞;陈伶俐;;生物炭对酸性土和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年11期
3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Black Soil Fertility and Maize Yield[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2期
4 梁美英;卜玉山;张广峰;郭淑红;;石灰性土壤吸磷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5 蔡东;肖文芳;李国怀;;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9期
6 和文祥;姚敏杰;孙丽娜;孙铁珩;;呋喃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7 雷宏军,朱端卫,刘鑫,周文兵,洪丽芳;酸性土壤在改良条件下磷的吸附解吸特性[J];土壤学报;2004年04期
8 刘秀珍,梁小宏;玉米生长期间石灰性土壤Ca-P转化特征与土壤速效磷、磷酸酶活性及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3期
9 夏汉平,高子勤;磷酸盐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与解吸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10 何电源;关于稻田施用石灰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李伟;张吴平;李海平;李筱梅;卜玉山;;不同镁泥用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年08期
2 曾庆强;陈子华;丁园;;若干土壤改良剂对橘园土壤酸碱度的调控效果[J];江西科学;2016年04期
3 黄容;高明;叶夏伊;汪文强;刘彬彬;刘江;代文才;;莴笋-空心菜-莴笋种植模式下不同改良剂对退化土壤中植株养分利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6年07期
4 武德传;王维洁;施寒丰;宋泽民;陈永安;张西仲;李章海;江玉平;;喀斯特山地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研究[J];核农学报;2016年08期
5 张婉婷;金成功;张欢;姜佰文;周宝库;谢晓伟;郭婷;;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连作区玉米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6年03期
6 王腾云;周国华;孙彬彬;贺灵;曾道明;陈亚东;叶荣;;福建沿海地区土壤-稻谷重金属含量关系与影响因素研究[J];岩矿测试;2016年03期
7 章永根;;设施葡萄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及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8 华锦欣;王克勤;张香群;翟子宁;朱晓婷;;昆明松华坝水源区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9 杨静;谭永锋;肖志强;刘建华;龙卫平;匡大春;韦赵海;刘益仁;;不同剂量石灰对酸化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6期
10 宋春丽;;旱作条件下不同母质红壤磷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生物炭与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2 郑福丽;谭德水;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酸化土壤化学改良剂的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苏立涛;沈向;郝云红;毛志泉;;有机物料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20期
4 张永春;汪吉东;沈明星;沈其荣;许仙菊;宁运旺;;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0年03期
5 李艾芬;章明奎;;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氮磷的积累及环境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宁;徐仁扣;李九玉;;添加植物物料对2种酸性土壤可溶性铝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7 张作新;刘建玲;廖文华;郝小雨;;磷肥和有机肥对不同磷水平土壤磷渗漏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关春林;周怀平;解文艳;于婧文;聂督;;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磷素累积及层间分布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9 钟子楠;李淑芹;闫爱博;许景钢;;碱石灰改良酸土对大豆植株保护系统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樊红科;杜志辉;吴岱彦;雷新乐;;渭北高原不同施肥方案土壤效应及对再植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新;王圆方;张璐;张慧;颜丽;关连珠;;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1期
2 甄丽莎;谷洁;高华;秦清军;陈强龙;陈胜男;孙利宁;;土壤水解类酶活性在玉米秸秆与肥料配合施用下的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2期
3 田丽燕;黄仁豪;;钒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03期
4 樊军,郝明德;旱地黑垆土剖面酶活性分布特征与生育期变化[J];土壤通报;2003年05期
5 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陈小容;;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2期
6 刘春生,常红岩,孙百晔,孙玉焕,叶优良,张福锁;外源铜对土壤果树系统中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2年01期
7 张丽莉,张玉兰,陈利军,武志杰;稻-麦轮作系统土壤糖酶活性对开放式CO_2浓度增高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8 郑存德;依艳丽;黄毅;张大庚;栗杰;刘小梅;;耕作模式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3期
9 洪常青;何忠俊;鱼海霞;;三江并流区暗棕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年06期
10 娄翼来;关连珠;王玲莉;胡克伟;何琳;;不同植烟年限土壤pH和酶活性的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益飞;徐世清;张爱萍;季晓琴;;高温对家蚕血液和肠液几种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蚕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季宇彬;汲晨锋;李文兰;;青龙衣多糖对H22型肿瘤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张留保;真炳攸;;硫酸锰对肝细胞酶活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4 吴敦肃;高小彦;李瑞秋;;微重力对稻种苗叶细胞膜Ca~(2+)-ATP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导致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5 汪安友;董宁征;马珍妮;张敬宇;苏建;阮长耿;;评价及临床应用一种新的ADAMTS13酶活性的检测方法[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柴强;黄高宝;黄鹏;;供水及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侯雪莹;韩晓增;王树起;张迪;宋春;;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8 沈水宝;冯定远;;pH值、温度、钙离子和铜离子对外源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丽君;周宏灏;;大蒜素对CYP2C19和CYP3A4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CYP2C19基因型的相关性[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0 李大旭;郭振飞;卢少云;;低温对水稻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及14-3-3基因表达的影响[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中辉;黑土酶活性分布特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腊梅;肥料农药和重金属对紫色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李忠和;吉林西部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碳变化响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主要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郭彦岑;琼胶酶高产细菌的筛选鉴定、产酶条件和酶活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3年
3 唐煌;四川4个主产区烟草淀粉和蔗糖分解酶类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马晓霞;长期施肥管理对X土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吉强;两种外源抗生素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友杰;连作烟田土壤生物特性变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万忠梅;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酶活性及玉米秸秆分解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8 路怡青;保护性耕作对潮土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肥力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杜静静;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海;人参土壤主要养分及酶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787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8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