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利用几种固体农业废弃物配制生物肥料载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5:48

  本文关键词:利用几种固体农业废弃物配制生物肥料载体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废弃物 生物肥料 载体 有效活菌数


【摘要】:载体对微生物肥料肥效的发挥至关重要。在泥炭资源日益短缺而农业废弃物大量增加的现实中,探索农业废弃物作为微生物肥料载体的可行性,达到减少泥炭用量、节约能源,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常见的几种固体农业废弃物(菌糠MR、马铃薯渣PP、木炭C、花土CS和有机堆肥OC)为实验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单一及其组合(配方)废弃物的吸水率、p H、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生物肥料载体中活菌数量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F3(40%泥炭+40%木炭+20%花土)和F4(20%泥炭+40%菌糠+40%花土)可作为理想的生物肥料载体。
【作者单位】: 甘肃省农牧厅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 生物肥料 载体 有效活菌数
【基金】:IFAD/GEF甘肃项目"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资助
【分类号】:S144
【正文快照】: 近年来,微生物肥料以其成本低、使用安全、持续效果好、增产稳定、非再生能源消耗少、环境友好、无污染及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倍受研究者和政府部门关注。但微生物肥料自身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质量控制方面。我国微生物肥料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杰;郁继华;冯致;颉建明;颉旭;姜立;张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2 萨如拉;高聚林;于晓芳;胡树平;;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3 刘雯雯;姚拓;孙丽娜;苑力辉;;菌糠作为微生物肥料载体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张志红;李华兴;冯宏;赵兰凤;李敏清;胡伟;;堆肥作为微生物菌剂载体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5 李敏清;袁英英;区伟佳;李华兴;欧阳净化;凌龙;;畜禽粪便堆肥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6 王卓;顾正彪;洪雁;;马铃薯渣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粮油学报;2007年02期

7 刘鹏;刘训理;;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仲兰;桂文君;石辉文;;马铃薯淀粉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混合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2 廖原;刘刚;邵士俊;郭勇;;马铃薯渣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李俊芳;王国泽;游新勇;;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吴庆庆;杨莉;吴少林;;堆肥优势菌种筛选[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5 邹德勋;潘斯亮;黄芳;汪群慧;;菌糠资源化技术[J];北方园艺;2010年19期

6 李静;刘秋娟;王月江;;马铃薯渣与二次纤维配抄纸和纸板的研究[J];中华纸业;2010年06期

7 王典;李发弟;张养东;卜登攀;孙鹏;周凌云;;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牛瘤胃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7期

8 王典;王加启;张养东;卜登攀;周凌云;;马铃薯淀粉渣的开发与综合利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9 吉红;方程;张荣斌;;西部地区饲料资源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2年16期

10 王典;李发弟;张养东;卜登攀;孙鹏;周凌云;;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料对肉羊生产性能、瘤胃内环境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蓓;马海乐;;马铃薯渣蛋白抗氧化肽酶法制备技术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震;张微微;张永根;;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反刍动物饲料条件的筛选[A];第四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玉龙;庞中存;陈小风;;马铃薯渣水与玉米秸秆发酵饲料工艺优化[A];马铃薯产业与小康社会建设[C];2014年

4 吴峰;叶江平;耿富卿;贺方云;邓泳;苟剑渝;何楷;江彤;丁婷;齐永霞;李章海;;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堆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A];广西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戴相群;陈刘军;王宁;郭坚华;;微生物肥料“宁盾”对四季豆的促生防病效果研究[A];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德勋;以菌糠为调理剂的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赵瑛;马铃薯渣乙醇发酵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仲兰;马铃薯淀粉渣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淀粉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黄明媛;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芳莹;羽毛角蛋白的高效提取及其在可控释放材料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牛嘉;薯渣资源化过程中汁水沉降法及废液COD去除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任雅萍;苹果渣和马铃薯渣发酵饲料活性物质及水解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莹;薯渣饲料中增加赖氨酸含量的工艺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磊;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及对薯渣和汁水发酵产粗蛋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卢嘉宝;马铃薯废渣在三种侧耳属食用菌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刘雯雯;利用菌糠制作生物有机菌肥的途径及其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10 闫晓波;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欣;刁治民;曹玲珍;雷青娟;谢红民;邓君;;PGPR作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2 王义;贺春萍;郑肖兰;杨芩;郑服从;;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3 魏峰,侯祥保,魏琳娜;几种微生物肥料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4 董昌金,蒋宝贵;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5 孔跃;徐有明;张家成;何随成;;生物有机肥对小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6 刘戈;易玉林;;微生物肥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7 李海云;王厚熹;董秀霞;;生物菌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8 蔡全英;吕辉雄;曾巧云;张君;黄慧娟;;我国生物肥料标准的沿革与标准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9 刘刊;耿士均;王波;商海燕;;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10 刘佳斌;李传宝;王宏燕;;秸秆还田不同处理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慕平;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秀丽;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及在大蒜生产中的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华欣,尹增松;几种新型生物肥料及使用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01年03期

2 李南,李涛;徽生物肥料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04期

3 ;无污染生物肥料问世[J];新农业;2001年12期

4 ;新型生物肥料在川问世[J];川化;2002年02期

5 曲际春,王莉;浅谈生物肥料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生物技术;2002年01期

6 李珍,张国慧,刘昌,刘丽影;生物肥料的作用及发展方向[J];现代化农业;2002年05期

7 ;生物肥料前景广阔[J];贵州环保科技;2002年02期

8 FauziaY.Hafeez;生物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J];草原与草坪;2003年02期

9 汪华源;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其文献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年05期

10 鞠洪文,张建勤,韩国;发展生物肥料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鞠洪文;张建勤;韩国;;发展生物肥料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建议[A];全国第九届新型肥料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4年

2 王永卫;王更申;张守彩;陈君茹;袁淑红;;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巩庆平;周波;张杰云;万广华;;秸杆生物肥的研制与试验[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淼焱;王洪娴;李敏;刘润进;;菌根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A];山东农业微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巩庆平;周波;万广华;张杰云;;秸秆生物肥的研制与试验[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6 于海英;;普利复合微生物肥料肥效研究[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康;施用生物肥料效果佳[N];湖北科技报;2001年

2 刘忠强;正确施用生物肥料[N];河南科技报;2002年

3 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 曹德宾;什么是生物肥料 如何选购与贮存[N];山东科技报;2002年

4 胡华清;生物肥料使用五注意[N];河南科技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晓 刘英;生产生物肥料有章可循[N];河北农民报;2013年

6 梅隆;推广生物肥料 保持土壤活力[N];农民日报;2013年

7 土肥专家 刘振刚;生物肥料使用方法[N];吉林农村报;2014年

8 吴景贵;生物肥料使用注意事项[N];吉林农村报;2009年

9 谢志杰;使用生物肥料有讲究[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10 老铁;加快生物肥料推广[N];兵团日报(汉);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艳群;功能型生物肥料优良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昌伟;杜仲叶渣栽培平菇及制备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2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92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