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纺锤形芽孢杆菌L13对蓝莓生长及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5 01:42

  本文关键词:纺锤形芽孢杆菌L13对蓝莓生长及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纺锤形芽孢杆菌 单一菌剂 复合微生物肥料 蓝莓 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摘要】:以八年生蓝莓品种"蓝丰"为供试植株,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纺锤形芽孢杆菌L13在单一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对植株生长及根际土壤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其中单一菌剂即L13(P),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CK);以灭菌后的腐熟鸡粪作为吸附载体接种酵母菌DY3和乳酸菌DY4作为普通生物肥(OF),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种L13作为复合微生物肥料(PF),以OF作为对照,分别研究单一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蓝莓叶片酶活、果实品质、植株养分、根际土壤酶活和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含L13的两种肥料都显著降低了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植株全氮、全钾含量以及土壤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含量,促进了蓝莓生长;L13在单一菌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和对照相比,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降低61.9%,果实中花青苷含量提高21.6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3.61%,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4.12%、10.27%、8.63%,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07.59%、21.36%,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9.66%、31.28%、21.95%、63.83%、84.54%,土壤p H降低,并且两个处理间各指标都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现,L13作为单一菌剂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而在复合微生物肥料中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增加;单一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都增加了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例,单一菌剂还增加了放线菌门的比例,复合微生物肥料增加了拟杆菌门的比例;放线菌目、芽孢杆菌目等的比例也有所增加;L13在单一菌剂中对蓝莓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厚壁菌门的改变是造成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纺锤形芽孢杆菌L13在两种微生物肥料中都能发挥其促生作用,在单一菌剂中作用更显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同蓝莓生长、土壤肥力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为PGPR与植物根际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纺锤形芽孢杆菌 单一菌剂 复合微生物肥料 蓝莓 土壤 细菌群落结构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40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ZDXX0502B02)资助~~
【分类号】:S663.9;S154
【正文快照】: CLC Q939.96:S144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植物,原产北美[1],广泛分布于北半球[2].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等物质[3],具有提高视力,抗衰老、防癌等功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4].随着人们对这种功能性保健浆果需求量的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震,许景伟,范广武,武雪伟;蓝莓引种可行性浅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2 孙贵宝;蓝莓的保健作用及各国栽培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2年03期

3 ;美发现蓝莓有防衰老功能[J];保鲜与加工;2002年02期

4 孙贵宝;蓝莓在日本的栽培发展及其产业化[J];天津农林科技;2002年04期

5 苑兆和;世界蓝莓生产历史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03年01期

6 ;掀起蓝莓的面纱[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09期

7 徐宝安;;蓝莓及其市场开发前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年12期

8 马艳萍;;新兴果树——蓝莓[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梁玉本;;蓝莓——一种值得重视开发的果树树种[J];中国果菜;2006年03期

10 梁玉本;;蓝莓 一种值得重视开发的果树树种[J];北京农业;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孟强;李凤全;;蓝莓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李亚东;吴林;;蓝莓浆果——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产业[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相雯;郑先哲;刘成海;刘海军;;蓝莓中萃取花青素的纯化特性分析和工艺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国华;鲁俊清;;长白山区蓝莓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尹德洁;苏淑钗;侯智霞;石德山;唐中秋;朱万昌;;大兴安岭地区野生蓝莓种质资源调查初报[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梁晨;刘翠;赵洪海;;蓝莓贮藏期病原菌的鉴定及病菌的温度效应[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怀宇;张力思;刘庆忠;;高丛蓝莓离体叶片再生与组培快繁研究初探[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韩丽娟;王光野;徐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种子萌发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刘庆忠;赵红军;郑亚芹;王侠礼;石立岩;;美国脱毒高灌蓝莓新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亚云;苏海涛;;蓝莓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窦玉英;塞北春城看蓝莓[N];河北科技报;2005年

2 何国刚;蓝莓成为市场新宠[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锐;掀起蓝莓的盖头[N];吉林日报;2002年

4 史发奎;溧水蓝莓在京城走俏[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生荣;“海啤”依托“蓝莓战略”破浪远航[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6 张跃超;果品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蓝莓[N];农民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宋冬梅;海拉尔与“蓝莓”的绿色交响[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8 宋丹雷邋史江敏;保护野生蓝莓迫在眉睫[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琦;“蓝莓局长”[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朱汉多;仙居建成我省首个蓝莓基地[N];台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玉冬;机械采收蓝莓振动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方海峰;壳聚糖/牛蒡/明胶/甘油复合膜制备及其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张良;蓝莓酒酿酒酵母及其基因工程改良菌发酵动力学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班兆军;浆果中天然抗菌成分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黄晓杰;采后处理对蓝莓果实衰老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李冬男;蓝莓原料品质特性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7 李志鹏;蓝莓采摘机采摘策略及轨迹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二雷;蓝莓花青素高纯提取物的制备技术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姜爱丽;蓝莓果实采后生理生化代谢及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10 孙希云;蓝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免疫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蓝莓贮藏加工技术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小路;蓝莓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黄超;蓝莓对大、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4 肖化兰;广东省蓝莓生产现状及蓝莓主题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5 宋雷;施用不同pH值溶液对蓝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姜文洁;不同栽培蓝莓品种抗氧化与抑菌功能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何中秋;浓缩蓝莓汁加工及其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波;蓝莓休眠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雅彬;不同根际pH处理下蓝莓根系转录组及氮、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郭晓光;氯胁迫下蓝莓叶片的转录组测序及对光合生理、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5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95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