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05 18:03

  本文关键词: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作物 灾害 风险评估 华北地区 冬小麦 干旱 干热风


【摘要】:为了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和干热风)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价,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及区域环境特征建立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评价模型,并构建综合风险模型,具体分析各地区综合风险的大小及主导风险因子,该文利用华北地区48个农气站冬小麦发育期资料(1981-2010年)和气象资料(1961-2010年)以及近50 a产量资料,将冬小麦全生育期划分为前期(播种期-起身期)、中期(拔节期-开花期)、后期(灌浆期-成熟期)3个阶段,并充分考虑了底墒形成期(播种当年7-9月)内的降水,分别基于水分亏缺指数和加权干热风日数构建了干旱、干热风等级指数,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干热风灾害以及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的权重分别为0.3272、0.3116和0.3612。华北地区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值有2个高值中心,一个位于冀鲁豫交汇处,一个位于河北省泊头、黄骅等地,风险值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根据该文构建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将华北冬小麦种植区划分为5个不同风险等级区。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为华北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海南省气象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关键词】作物 灾害 风险评估 华北地区 冬小麦 干旱 干热风
【基金】:“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2B004)
【分类号】:S512.11;S42
【正文快照】: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4.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长春130024)王春乙,张玉静,张继权.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Supp.1):203-213.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z1.029 http://www.tcsae.orgWang Chu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震宇,裴雪霞;钾、锌、锰配施在冬小麦上的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2 喻敏,胡承孝,王运华;冬小麦缺钼反应的基因型筛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刘庆梅,刘陪军,朱同贵,郭跃升,曲仁国,蒋庆功,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在冬小麦上的示范[J];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05期

4 王勇,高育锋,樊廷录;旱地周年覆膜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特性[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6期

5 丛振涛,雷志栋,胡和平,杨诗秀;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热运移的耦合研究Ⅰ:模型[J];水利学报;2005年05期

6 千怀遂,焦士兴,赵峰;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05期

7 刘艳红;徐凤霞;张晓辉;周玉兰;朱翠红;;山东省潍坊市冬小麦产量统计预报的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4期

8 郑彩霞;张富仓;张志亮;李志军;;限量灌溉和施磷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2期

9 陈世敏;杨瑞霞;马步朝;;4种控制冬小麦冬前旺长措施的效果对比[J];甘肃农业科技;2008年05期

10 孙秋生;樊景豪;;菏泽市2007~2008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基于概率分布的宿州冬小麦气候风险评估方法[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车少静;高祺;刘利军;;2009-2010年度石家庄异常低温对冬小麦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雷震宇;裴雪霞;;钾、锌、锰配施在冬小麦上的效应研究(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4 杨晓华;杨永红;;秋季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奇异生长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王友贺;马志红;;河南省冬小麦干旱动态评估指标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张艳红;吕厚荃;;2005/2006年度北方冬小麦增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郝立生;闵锦忠;;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徐腊梅;;石河子地区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唐为安;唐为安;田红;陈晓艺;温华洋;丁霞;徐光清;;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产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锦;冬小麦受旱面积开始减少[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朱周良;联合国警示小麦旱情 全球粮食价格高烧难退[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记者 乔林生;新麦生长现“南北差异” 丰歉将定粮价[N];期货日报;2011年

4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王晓辉;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同比下降[N];粮油市场报;2003年

5 通讯员 韩文彦;礼县冬小麦单产创新高[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观察员 刘正敏;冬小麦丰收在即 产量预计同比持平[N];粮油市场报;2011年

7 记者 张丽辉;冬小麦抗旱管理要讲科学[N];河北日报;2009年

8 曾晓伟 陈晓艺;安徽冬小麦产量呈增产趋势[N];中国气象报;2004年

9 记者 秦京午 张意轩;中国夏粮再获好收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记者 高琳;国家气象中心:精细服务为冬小麦产量加分[N];中国气象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凡;华北地区冬小麦旱灾灾损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李永宾;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殷芙蓉;浮尘对冬小麦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刘庚山;冬小麦底墒耗失特征及高效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郑昌玲;近地层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冬小麦影响的数值模拟初步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4年

6 卜萍萍;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态效应综合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李莎;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欧阳秋明;济南市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9 宗燕;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林文;气候变化对陕西冬小麦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9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99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