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肿腿蜂mtDNA COⅡ-COⅢ区域序列及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11:41
本文关键词:几种肿腿蜂mtDNA COⅡ-COⅢ区域序列及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摘要】:部分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的寄生蜂用于我国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这些肿腿蜂近缘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十分相似,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分子手段鉴定肿腿蜂近缘种。对近年来我国用来防治蛀干害虫的肿腿蜂近缘种mtDNA COⅡ-COⅢ基因区域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定的1700 bp的片段中,含有COⅡ基因部分序列,完整的tRNA-Asp基因、tRNA-Lys基因、ATPase6基因和ATPase8基因以及部分COⅢ基因。对基因序列整体分析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与川硬皮肿腿蜂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100%,白蜡吉丁肿腿蜂与松脊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No.2)的序列相似性最低为96.88%。1700 bp的序列中包含68个变异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11。分子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白蜡吉丁肿腿蜂与其他5个种(管氏肿腿蜂、川硬皮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松脊吉丁肿腿蜂、苹小吉丁肿腿蜂)亲缘关系最远,形成一个单系群。另外一个大群又分为4个亚群,而Sclerodermus sp.(No.1)的所有个体在该大群内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亚群。本研究首次获得我国常用于生物防治的6种肿腿蜂的mtDNA COⅡ-COⅢ序列,对比不同基因序列分析,mtDNA ATPase6基因最适合区分6种不同肿腿蜂,可以作为肿腿蜂近缘种分类鉴定的有效基因。
【作者单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肿腿蜂 mtDNA 序列分析 分子进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230015)
【分类号】:S476.3
【正文快照】: 目前,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的一些种类用于中国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包括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以及一些经过本实验室长时间野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艺;杨忠岐;唐艳龙;姜静;高纯;刘云程;张显文;;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J];昆虫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813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1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