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摘要】:微生物对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具有不同的生物偏好性,两者电荷恰好相反致使两类离子具有各异的生物化学特征,两者间丰度的比例变化势必会影响土壤腐殖化的方向。论文以添加玉米秸秆的白浆土作为供试对象,通过添加相同氮素数量、不同形态氮素配比(NH4+∶NO3-为4∶1、NH4+∶NO3-为1∶1和NH4+∶NO3-为1∶4),试图揭示其对腐殖质组成变化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外源氮素以何种形态为主,秸秆-白浆土混料中的微生物活性均可获得提升,其对混料中较易利用的水溶性有机碳(CWSS)、可提取腐殖酸(CHE)及胡敏酸(CHA)等组分皆可产生矿化分解作用,相比之下,铵硝等比例供应对CWSS及惰性的胡敏素组分(CHu)均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分解转化,在其驱动下,微生物对混料CHA的降解程度最高,使之结构趋于简单的程度最大,但CHA组分在此过程有"再合成"的可能;(2)受到硝态氮占优的供氮影响下,微生物可消耗混料CHE并使之降解片段进入CHu组分,不利于腐殖质活性的增加;(3)微生物利用外源以铵态氮为主的氮素形态更有利于其对CHA中较为简单有机分子片段的降解并使之向富里酸(CFA)转化,有利于腐殖质活性提升。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白浆土 玉米秸秆 腐殖质组成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375号)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吉农院合字[2015]第X004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51) 吉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64039)资助
【分类号】:S153.622
【正文快照】: 王帅,王楠,徐俊平,张溪,徐伟宸,窦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6,47(4):944-948WANG Shuai,WANG Nan,XU Jun-ping,ZHANG Xi,XU Wei-chen,DOU Sen.Effect of Different Ratios of Two Nitrogen Forms onHumic Composition in Alb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丁,曹振山;条沟营养网络改造白浆土的方法研究[J];现代化农业;1994年09期
2 黄瑞海;张春凤;;合理利用白浆土磷素资源有效途径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韩晓增,宋春雨,王守宇,乔云发,唐才贤;应用数学模型模拟中国白浆土的磷素特征[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年03期
4 马艳梅;;长期施肥对白浆土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4期
5 袁庆玲;;芜湖市白浆土田的现状与改良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6 李会彬;李东坡;武志杰;丁济娜;;不同开垦年限白浆土磷素吸附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7 赵德林,王政本;黑龙江合江专区改造白浆土的经验[J];土壤通报;1961年05期
8 曾昭顺,庄季屏,李美平;论白浆土的形成和分类问题[J];土壤学报;1963年02期
9 蔡方达;叶敏林;周学谦;范如生;秦炎春;;穆棱河地区白浆土开垦后肥力变化及其改良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1979年03期
10 夏荣基;商占果;;白浆土的水分周年动态和改土问题[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秀平;马艳梅;韩晓日;;长期耕作、施肥对白浆土有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2 刘峰;匡恩俊;;白浆土心土培肥的改土机理及其效果的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3 张之一;辛刚;;三江平原白浆土供肥能力在持续利用中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刘峰;张玉龙;贾会彬;张春峰;新家宪;工藤正义;;白浆土心土培肥效果的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秀平;三江平原白浆土养分演变规律及其有效性的长期定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匡恩俊;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效果及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2 丛万彪;三江平原白浆土型水稻土氮磷钾养分平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1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