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区景观美景度评价分析
本文关键词: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区景观美景度评价分析
【摘要】:利用福建长汀县1999—2016年不同治理时期的景观照片,运用SBE法评判公众的喜好和审美倾向,探讨水土流失区影响景观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照片色彩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9.6%,其次,绿视率为10.6%、树高为10.1%、治理情况为9.8%、照片色彩数为9.8%、植物盖度为7.7%、背景或远景为6.1%、植物层次为5.2%、主要植被为5.0%、植物质地为3.5%、水土流失面积为2.6%。针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和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长汀县 水土流失 美景度评价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301)
【分类号】:P901;S157
【正文快照】: 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生产的物质基础[1],但由于植被破坏、生态受损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福建长汀县作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域,几十年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并取得了大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景堂;综合治理是实现水土流失区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年04期
2 杨艳生,刘柏根,丁根生,李振绅;南方水土流失区开发治理的思路——日本漆树引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3 赵颖;李守中;林培治;曲恬甜;张欣颖;谭亚兰;;长汀水土流失区5种主要植物的气体交换和荧光特征比较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赵昭f,吴幼恭,蔡文焰,陈玉仁;福建省河田花岗岩水土流失区沟谷的研究[J];地理学报;1965年03期
5 柴宗新;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区划[J];山地研究;1995年02期
6 徐涵秋;;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的时空变化研究——“福建长汀水土保持”专题序言[J];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7 彭珂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年01期
8 钟劭南;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遥感动态监测及泥沙输移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1年01期
9 徐涵秋;何慧;黄绍霖;;福建省长汀县河田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热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10 葛本峰,余达淦,祝民强,周万蓬,张曰静;崇仁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党维勤;;中国水土流失区生态安全问题的初探[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毕安平;朱鹤健;王德光;岳辉;马天华;;农户燃料替代的水土保持贡献——以长汀县水土流失区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纪根;张平仓;喻惠花;;长江流域典型水土流失区健康诊断[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彭绍云;;长汀县水土流失区森林群落重建实践与成效[A];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和利;杨小兵;;赣西北水土流失区生态农业的新偿试——自然小单元生态蚕桑配置模式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党维勤;;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关系初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尤代强;;搞好水土保持 服务新农村建设[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8 岳辉;曾河水;谢炎敏;;等高草灌带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与成效[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9 王世忠;卢国珍;张丽霞;赵润林;陈禹;高大鹏;刘英芳;;辽西山地丘陵退耕还林效益初步研究[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天长 张永麟 丘友盛;长汀水土流失区农民转移就业近十万人[N];闽西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吴洪;水土流失区变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区[N];福建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李佳华;长汀规划建设水土流失区区间道路[N];闽西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陈天长;讲求实效 贵在为民[N];闽西日报;2011年
5 李银萍 李雄 记者 王姝;八百万苗木植根旺苍水土流失区[N];广元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姚江伟;巩留水土流失区重披绿装[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记者 陈宝全;静宁让水土流失区重披“绿装”[N];平凉日报;2009年
8 邱荣 黄姚 本报记者 王风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9 廖纯艳 王青;延伸水土流失区的生命线[N];人民长江报;2007年
10 石振明;山更青 水更绿 人更欢[N];广东科技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段莉莉;亚热带水土流失区针阔混交林模式下6种典型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菲;辽西水土流失区植被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岳辉;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的生态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王道坦;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治理效益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5 赵会贞;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的生态效益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杜丽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7 董燕云;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苏增建;浙江省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20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2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