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旱作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沟渠构建及其拦截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旱作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沟渠构建及其拦截效果研究
【摘要】:针对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旱作农田径流排水特征,构建了一种混凝土多孔板结构的生态沟渠,有效过水断面为0.8m~2,稳定期沟壁和沟底净化植物生物量分别为0.54、0.36kg/m,并通过引入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在发挥生态拦截功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沟渠抗坡面侵蚀强度。试验表明,径流排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达48h时,生态沟渠对悬浮物(SS)、总氮(TN)和总磷(TP)拦截率分别为50.5%、53.6%、56.1%。生态沟渠对硝态氮的拦截规律与TN一致,但对可溶性磷(DP)的拦截效果与传统水旱通用混凝土排水渠无明显差别,说明生态沟渠对TP的拦截主要表现在对颗粒吸附态磷的拦截。
【作者单位】: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旱作农田 面源污染 生态沟渠 拦截效果
【基金】:上海市环境保护局重大科研项目(沪环科[2011]-09)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No.2012-6-3)
【分类号】:X71;X5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肥料的高消耗、高投入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引起太湖、滇池等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素有70%以上来自农业输入[1-2]。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平原河网地区,地表径流是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形式[3-4],由于露天旱作农田(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喜云;杨苏树;罗兴华;;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效益评价及主要模式[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6期
2 赵勇;郭占锋;靳乐山;;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世界农业;2011年11期
3 唐政洪,蔡强国,许峰,黎四龙,王忠科;冀西北半干旱区等高植物篱面源污染控制机理[J];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专题报道征稿启事[J];上海环境科学;2002年03期
5 张伟天,王宝贞;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新思路[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10期
6 刘华 ,潘华军;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研究[J];世界环境;2004年02期
7 徐祖信,叶建锋;前置库技术在水库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8 倪喜云;杨苏树;罗兴华;;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模式[J];云南农业科技;2005年06期
9 刘建昌;张珞平;洪华生;陈能汪;;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农业土地利用系统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星;赵洪光;;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控制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月香;张毅敏;吴晓敏;王伟民;;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工程的长效运行与管理模式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Kolbe;;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福锁;王方浩;马文奇;李彦明;马林;;面源污染控制的新视角:食物链养分管理策略[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瞿花;;永平县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和对策[A];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克勤;;云南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新型技术体系——微区域集水系统[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程碑;彭世彰;徐俊增;;稻田氮素的环境归趋及其面源污染控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7 杨珂玲;张宏志;;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8 刘建;;基于一种稻田新型耕作制度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应分析[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峰 詹兴堆 严叔平;“一降一减”,农药面源污染控制见成效[N];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熊明 通讯员 黄丽萍;晋宁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N];云南日报;2007年
3 马波;一项课题派生出16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N];科技日报;2003年
4 农工党吉林省委员会;关于加强长春市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的建议[N];协商新报;2007年
5 通讯员 周应良;大理市将投入33亿元加强洱海流域保护治理[N];大理日报(汉);2014年
6 记者 宋卫极;昆明市政协“治滇”提案切中要害[N];云南政协报;2010年
7 王程 仕薇琳 王新鑫;淮阴师院学生环保项目获团中央资助[N];淮安日报;2011年
8 张显峰;水专项的理念效应[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大庆;百湖之城不该缺水[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显峰;水专项的“副”效应[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恩俊;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曲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章茹;流域综合管理之面源污染控制措施(BMPs)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陈庆锋;武汉市动物园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梅;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余昱葳;县域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模式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裴永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赵俊杰;面源污染控制的前置库生态系统的构建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蒋沂孜;雨水花园对华南地区城市道路面源污染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汪洁;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7 刘琳;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模式与面源污染控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黄晨哲;城市雨水人工土壤渗滤技术实验与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7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2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