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过去300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变化

发布时间:2017-09-19 10:12

  本文关键词:过去300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过去300年 一江两河 网格化模型 耕地变化


【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类活动特别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已成为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不仅能很好的揭示过去人地关系的演变,也为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过程、诊断气候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而过去300年的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的核心领域之一。耕地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土地利用形式之一,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土地类型。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就开始了漫长的土地开垦过程,而生态脆弱区的耕地开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尤其突出。青藏高原海拔高差大、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和启动区,对青藏高原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垦研究既是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具体途径,也能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研究提供丰富的区域性信息,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历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一江两河”是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典型农业区之一,也是西藏近300年来土地开垦活动最剧烈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充分挖掘该地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重建该地区过去300年的耕地分布格局,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类土地利用活动有重要意义。故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方法从历史资料(方志、土地清册、调查资料等)中提取有用信息,经过订正处理得到“一江两河”地区过去300年的耕地数量;同时运用适合于青藏高原河谷地区的耕地网格化分配模型,将耕地数量分配到500×500m的网格中,建立具有空间属性的耕地数据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运用针对青藏高原河谷地区设计的耕地网格化模型,并结合“一江两河”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修改,在因子选择上更多考虑了研究区的高寒的特点,将海拔分布上限确定为4700m,坡度上限为15°;而同时热量作为“一江两河”地区的关键因素,因此将0℃积温代替气候生产潜力;在重建过程中,发现耕地分布的空间过广,结合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记录及历史时期的耕地分布情况,本文将耕地宜垦性程度设置了阈值,当阈值为0.065时,重建结果更趋向于实际。(2)利用土地清册、土地调查数据和方志资料,结合人口数据重建了过去300年的耕地面积,结果显示过去300年“一江两河”地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从1730s到1950s,“一江两河”地区耕地面积共增加了29430hm2,且在后一百年中,由于封建农奴制弊端逐渐显现以及战争等因素影响,使得该时段的耕地增长的幅度小于前一百年。(3)从耕地的空间分布上看,耕地集中分布在拉萨市、达孜县、曲水县、日喀则市、江孜县、拉孜县、贡嘎县和扎囊县等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带;并且在不同海拔、坡度的分布上具有垂直差异性,在不同地貌类型上表现出水平差异性的特点。垦殖强度上,全区垦殖率偏低,总体垦殖率在过去300年呈上升趋势;平均垦殖率由1730s的0.56%增加到1950s的1.01%,研究区内1730s的最大垦殖率为23.37%,至1950s提高到49.97%。
【关键词】:过去300年 一江两河 网格化模型 耕地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11
  • 1.1.2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对耕地的开垦就没有中断11-12
  • 1.1.3 生态脆弱区的耕地开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突出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重建对全球变化有重要意义13
  • 1.2.2 “一江两河”是西藏地区近300年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的地区13
  • 1.2.3 西藏地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有待于进一步挖掘13-14
  • 1.3 文献综述14-19
  • 1.3.1 耕地是历史时期LUCC重建的主要类型,且重建方法已趋于成熟14-15
  • 1.3.2 历史文献直接和间接的为重建提供了主要数据源15-16
  • 1.3.3 历史文献丰富度决定重建的时空尺度和区域16-18
  • 1.3.4 重建内容仅限于断面重建,需要加强长时间序列的重建18-19
  • 1.4 研究方案19-21
  • 1.4.1 研究目标19
  • 1.4.2 研究内容19
  • 1.4.3 研究方法19-20
  • 1.4.4 技术路线20-21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21-28
  • 2.1 自然地理概况21-24
  • 2.1.1 地理位置21
  • 2.1.2 地势地貌21-22
  • 2.1.3 气候特征22
  • 2.1.4 土壤类型22-23
  • 2.1.5 水系与水资源23-24
  • 2.2 社会经济概况24
  • 2.3 农业发展概况24-28
  • 2.3.1 原始农业25
  • 2.3.2 传统农业25-26
  • 2.3.3 庄园农业26-28
  • 第三章 耕地网格化重建方法28-33
  • 3.1 耕地分布影响因子的选择28-29
  • 3.2 数据来源29
  • 3.3 因子的量化29-31
  • 3.4 网格化模型31-33
  • 第四章 数据订正与处理33-43
  • 4.1 数据来源33-35
  • 4.1.1 耕地数据33-34
  • 4.1.2 人口数据34-35
  • 4.1.3 城镇数据35
  • 4.2 数据订正与处理35-37
  • 4.2.1 行政边界的处理35-36
  • 4.2.2 单位面积的换算36-37
  • 4.3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830年耕地重建37-43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37-38
  • 4.3.2 耕地重建结果38-43
  • 第五章 过去300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变化43-50
  • 5.1 数据处理43-44
  • 5.1.1 1730s数据来源与处理43-44
  • 5.1.2 1950s数据来源与处理44
  • 5.2 耕地面积重建44-46
  • 5.3 过去300年耕地变化46-50
  • 5.3.1 重建结果46-47
  • 5.3.2 过去300年耕地变化47-50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50-52
  • 6.1 结论50-51
  • 6.2 不足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9
  • 致谢59-60
  • 个人简历60-6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61


本文编号:881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81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