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泥炭化处理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秸秆泥炭化处理的探讨
【摘要】:研究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不仅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也可减少秸秆焚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泥炭是植物残体在高湿厌氧环境中长期累积形成的有机堆积物,是优良的园艺基质和土壤改良基质。研究和借鉴泥炭的形成过程,可为秸秆还田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秸秆高效利用。该文论述了秸秆还田的现状,并结合泥炭形成机理,初步探讨了秸秆泥炭化处理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 泥炭 土壤肥力 农田生态系统
【分类号】:S141.6;;S38
【正文快照】: 引文格式:王忠强,魏艳,窦森.秸秆泥炭化处理的探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5):619-622.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的保持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土壤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为0.0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玉君;冯西宁;杨渝坪;税永红;;浅谈凉山州越西县泥炭地开发与环境保护[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卷)[C];2013年
2 刘和林;陈乐尧;;四川布拖县西溪河火烈泥炭地层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薛建涛;张金祥;黄咸雨;;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植物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东北师范大学泥炭研究所 孟宪民;我国东北地区泥炭开发概况[N];中国花卉报;2006年
2 张介岭;保护泥炭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N];经济日报;2007年
3 卞晨光;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泥炭地造成威胁[N];科技日报;2007年
4 荆晶;国际组织呼吁 拯救泥炭湿地[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锋;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不同深度泥炭碳循环对增温和氧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克宏;尕海泥炭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渗透特征与矿质氮时空动态变化[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高燕;地下水位和土壤温度对若尔盖泥炭地CH_4排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朱忠秋;基于有壳变形虫的大兴安岭泥炭地水位定量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杜林峰;国产泥炭基质养分调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娄雪冬;若尔盖泥炭地溶解有机碳季节特征及其输出对增温和水位降低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聚涛;金川泥炭地水文动态与地形—植被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春权;我国泥炭地碳储量与碳收支动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汤袁;基于落叶松测年的长白山泥炭地苔藓植物孢子存活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杰;泥炭地表层界面CO_2通量与有机碳积累速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9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9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