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黑龙港地区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17-09-21 16:04

  本文关键词:黑龙港地区的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相对湿度 农业干旱 黑龙港地区 冬小麦 吴桥模式


【摘要】:干旱是黑龙港地区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干旱风险可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采取相应的防旱抗旱措施提供依据。基于验证后的APSIM模型所模拟的1961年-2005年31个点的土壤含水量动态,计算得到了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分析了农民方案和优化方案的该地区的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频率发生较高的时期农民方案中是播种-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分别为48.89%和27.60%;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是越冬-返青期、返青-拔节期和灌浆-收获期,干旱发生的频率为51.61%、39.78%和62.22%。易发生干旱的地方多位于邢台、衡水南部和邯郸北部。在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干旱指数年际变化显示出两种方案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尽管总体说来优化方案发生干旱的风险要高于农民方案的,但基于"吴桥模式"的优化方案充分发挥了根系带的土体水库功能,减少了灌溉水,能够高效利用土壤水,如果全区31个点在1961年-2005年间,均按照优化方案灌溉,相比农民方案总共可节水61 785mm,表明"吴桥模式"可在黑龙港地区推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干旱风险,同时能达到节水、稳产的目标。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土壤相对湿度 农业干旱 黑龙港地区 冬小麦 吴桥模式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1;201303133)~~
【分类号】:S423;S512.11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34.TV.20161021.1547.025.html干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的第一个生态问题就是水分不足[1]。农业是受干旱发生影响首当其冲的部门,因为它依赖于作物生长不同生育期内的水资源和土壤水的保持[2]。据民政部1949年-20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国富,吴连海;京津冀平原地区一年两熟条件下农业干旱时空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0年02期

2 倪深海,顾颖,王会容;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3 庞转棠;王正旺;;盛夏农业干旱事件的分析与预报[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1期

4 戴静;贾彬良;;山西旱情发生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07年05期

5 冯定原,邱新法,李琳一;我国农业干旱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6 王志兴,,岳平,李春红,蔡玉斌;对农业干旱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5年02期

7 荣丰涛;对山西农业干旱特性的再认识[J];山西水利;1995年06期

8 冯广宏;四川农业干旱长周期初探[J];四川水利;1996年01期

9 蔡守华;论我国农业干旱特点[J];中国减灾;1996年03期

10 王华兰,赵同应,魏宗记;山西省农业干旱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克广;涂钢;王琪;陈宏俊;付光极;王江;;乾安县环境干旱和农业干旱的监测[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王勤;刘会斌;甘建辉;黄明德;刘运成;向婧;罗小华;;基于作物旱度指标的农业干旱评价指标与模型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3 韩占成;;沧州市农业干旱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蔡振群;;丽水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影响[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蔡振群;;丽水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影响[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气象分卷)[C];2005年

6 杨荣光;毕建杰;张衍华;邢建忠;郝兰春;;山东省农业干旱趋势与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陈晓楠;黄强;邱林;段春青;;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干旱评估模型及其概率分布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8 祁宦;朱延文;王德育;戚尚恩;李德;孙有丰;陆琴琴;;淮北地区农业干旱预警模型及灌溉决策服务系统[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王友贺;朱自玺;刘荣花;方文松;师丽魁;;黄淮地区降低农业干旱风险的综合防御技术推广应用[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治国;陈惠;;福州市地表干湿分布特征及与农业干旱关系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叶海英;农业如何应对高温伏旱[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马佳 王夕;春雪难解北京之渴[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卞怡;俄罗斯的农业气象服务[N];中国气象报;2014年

4 王德民 万信 刘德祥;甘肃严重干旱影响农业生产[N];中国气象报;2006年

5 访谈专家 王劲松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评估与预警监测的现实图景[N];中国水利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罗兆军 段玲玲;辽宁:万众一心降旱魔[N];中国水利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东;农业干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1993年

2 韩兰英;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农业干旱灾害致灾因子、风险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陈晓楠;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治海;基于遥感信息的区域农业干旱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曾波;湖南省农业干旱空间分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丽红;山西省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遥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唐侥;遥感驱动的农业干旱预警模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于宝珠;旱情风险评价模型及其预警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凌霄霞;基于修正Palmer旱度模式的湖北农业干旱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雷治平;陕西农业干旱灾害评估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杜云;淮河流域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宣茂华;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城市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5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95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