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养分流失控制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养分流失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 面源污染 水土流失 养分输出
【摘要】: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以实现有效地控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土壤养分流失的目标。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沿江低山丘陵区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退耕还林后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变化,以及该变化对土壤侵蚀和土壤氮磷养分输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小区对照试验,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与GIS空间分析,从地块、集水区和小流域尺度对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及氮磷养分输出特征及差异加以研究,分析氮磷养分形态及其输出途径,揭示小流域土壤养分输出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关系,对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加以识别,并通过典型降雨对小流域径流养分输出过程加以探究,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地块尺度揭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径流和土壤侵蚀量显著性差异。以坡耕地退耕后形成的茶园地、板栗林地和柑橘园地三种典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原有坡耕地进行比较。退耕后年径流和泥沙输出负荷大大减小,径流量为板栗林地(110.71m~3·hm2)柑橘园地(164.16m~3·hm2)茶园地(171.74m~3·hm2)坡耕地(181.38m~3·hm2),退耕还林地相对于耕地平均径流输出减少了17.92%;土壤侵蚀量为板栗林地(141.92kg·hm2)柑橘园地(343.78kg·hm2)茶园地(394.79kg·hm2)坡耕地(1210.77kg·hm2),退耕还林地相对于耕地土壤侵蚀量减少了75.76%。退耕还林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大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增加,有利于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对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效应明显。其次,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负荷(径流、泥沙中养分流失量之和)显著减少,总氮(TN)年输出量大小依次为坡耕地(5034.31g·hm~(-2))茶园地(3284.15g·hm~(-2))柑橘园地(2656.35g·hm~(-2))板栗林地(1801.81g·hm~(-2));总磷(TP)为坡耕地(1977.93g·hm~(-2))茶园地(629.72g·hm~(-2))柑橘园地(614.36g·hm~(-2))板栗林地(205.13g·hm~(-2))。退耕还林类型TN、TP年输出负荷分别减少了48.74%和75.58%。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方面,硝态氮(NO_3~--N)年输出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坡耕地(616.04g·hm~(-2))茶园地(568.91g·hm~(-2))板栗林地(302.75g·hm~(-2))柑橘园地(242.09g·hm~(-2)),铵态氮年输出总量大小关系为:坡耕地最大(385.89g·hm~(-2)),茶园地次之(340.96g·hm~(-2)),柑橘园地第三(311.39g·hm~(-2)),板栗林地最少(205.26g·hm~(-2))。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主要输出途径为地表径流,占总量比例分别为67.49%、98.56%和97.91%;总磷主要以泥沙结合态输出,占总量比例为90.60%。退耕还林等措施使该地区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显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第三,集水区尺度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土壤养分输出控制效应加以分析。利用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将小流域划分为S1~S9共9个集水区,并将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6大类,即林地、园地、耕地、住宅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各集水区氮素养分输出监测结果分析发现,不同集水区各形态氮素输出存在差异,氮素指标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集水区大致可以分为3类,且3类之间差异显著:S1、S2为第I类,受人为活动影响小,氮素养分输出浓度低;S3、S4、S8、S9为第II类,受到一定农事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氮素养分输出浓度较第I类高;S5、S6、S7为第III类,受农事活动以及居民生活影响最大,氮素输出浓度最高,NO_3~--N浓度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TN浓度超过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氮素输出源汇分析结果表明,住宅用地、园地对氮素输出起显著源作用,林地、未利用地则起显著汇作用。综合考虑小流域生态效益和当地居民经济收益,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源汇分析结果,第II类应成为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所追求的方向,即优先增加林地面积,适当控制园地发展,且将住宅用地面积比例控制在5%以下,并通过林茶、林果间作等方式改变小流域部分园地单一类型片状分布格局。总体上,根据流域出口三角堰处流量、养分日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兰陵溪小流域汛期径流量、泥沙量分别为180246.73m~3、199.10t,径流、泥沙最大输出月份均为5月,最小为8月。按汛期泥沙输出量推算,小流域泥沙侵蚀模数约为331.83 t·km~(-2)·a-1,侵蚀强度属于微度侵蚀。5月11日特大暴雨所造成的泥沙输出量占汛期小流域泥沙输出总量的44.91%,暴雨次数及强度对泥沙输出量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流域汛期总氮、总磷、铵态氮和硝态氮输出量分别1879.76kg、217.85kg、37.71kg、1213.32kg,氮素主要通过径流输出,速效态氮以硝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泥沙结合态形式输出。NH_4~+-N、NO_3~--N、T N、TP平均输出浓度分别为0.21、7.62、10.75、0.10mg·L-1,其中NH_4~+-N、TP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NO_3~--N浓度低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TN浓度超过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典型降雨过程中,按照降雨历时将整个降雨事件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中期流量和养分输出负荷占整个降雨过程的绝大部分,流量、NH_4~+-N、NO_3~--N、TN及TP占比分别为67.17%、75.99%、62.59%、63.41%和75.95%,上述指标输出总量大小关系均为中期后期初期;养分浓度方面,NH_4~+-N为中期浓度最高,其次为初期,后期最低,NO_3~--N和TN均为后期初期中期,TP浓度由初期到后期逐渐下降。经回归分析发现,氮磷输出负荷与径流量间能够通过多项式模拟,可以通过该经验方程对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
【关键词】: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 面源污染 水土流失 养分输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7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7
- 第一章 绪论17-26
- 1.1 引言17-24
- 1.1.1 研究背景17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7-24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24-25
- 1.2.1 研究目标24
- 1.2.2 研究内容24-25
- 1.3 研究技术路线25-26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6-29
- 2.1 地理位置26-27
- 2.2 地质地貌27
- 2.3 气候特征27
- 2.4 植被分布27-28
- 2.5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28-29
- 第三章 典型退耕还林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研究29-39
-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30-32
- 3.1.1 试验地概况30
- 3.1.2 研究方法30-32
- 3.2 结果与分析32-36
- 3.2.1 退耕还林模式径流输出和泥沙侵蚀差异32-35
- 3.2.2 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差异35-36
- 3.3 讨论36-38
- 3.4 小结38-39
- 第四章 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流失控制39-48
- 4.1 研究方法40-42
- 4.1.1 径流小区布设40
- 4.1.2 样品采集与测定40-41
- 4.1.3 数据处理41-42
- 4.2 结果与分析42-46
- 4.2.1 土壤养分氮磷流失42-44
- 4.2.2 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44-46
- 4.3 讨论46-47
- 4.4 小结47-48
- 第五章 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氮素输出控制效应48-59
- 5.1 材料与方法48-51
- 5.1.1 研究区概况48-49
- 5.1.2 研究方法49-51
- 5.2 结果与分析51-56
- 5.2.1 土地利用结构状况51-52
- 5.2.2 集水区氮素养分输出特征52-53
- 5.2.3 集水区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养分输出影响53-54
- 5.2.4 集水区氮素输出差异54-56
- 5.3 讨论56-58
- 5.3.1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源汇功能分析56-57
- 5.3.2 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与氮素输出57-58
- 5.4 小结58-59
- 第六章 基于过程监测的典型小流域氮磷养分输出特征分析59-71
- 6.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60-61
- 6.1.1 研究区域概况60
- 6.1.2 量水堰的设置及流量监测60
- 6.1.3 流域出口水样采集与分析60-61
- 6.2 结果与分析61-68
- 6.2.1 典型降雨过程氮磷养分浓度随径流变化特征61-62
- 6.2.2 氮磷养分输出负荷与流量输出关系62-64
- 6.2.3 小流域汛期降雨、流量、泥沙量变化特征64-67
- 6.2.4 小流域汛期养分输出特征67-68
- 6.3 讨论68-69
- 6.4 小结69-7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1-75
- 7.1 研究结论71-72
- 7.2 创新与不足72-73
- 7.3 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6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86-87
- 致谢87-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力学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3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4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5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邓聪;涂建军;王德惠;朱玉丽;;2003-2008年香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与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8 清水康弘;杨书润;;英国的土地利用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8年04期
9 路小仓,郑润梅,,郭英基;论城郊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5年04期
10 ;我国著名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专家宋桂琴研究员谈:土地利用在水土保持中的地位[J];水土保持通报;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宇苗子;黄土塬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力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荣月静;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南京市碳储量与生物多样性功能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王亭停;海淀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屈永慧;不同土地资源要素多样性格局的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丹桂;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50年间LUCC及其驱动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郭婧锐;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黄霜;基于CLUE-S模型的成长型矿业城市空间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陆勇衡;大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健龙;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李函娇;IDRISI支持的榆林多目标土地利用变化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3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0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