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围封对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围封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围封前后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围封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7,9月,在河北省围场县龙头山林场,选取围封(2007年围封)与未围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调查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测定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uo均匀度指数(J)、密度-类群指数(DG)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1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13 816头,隶属于3门7纲17目,分为58个类群,其中大型土壤动物398头,分为40个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13 418头,分为38个类群。2总体而言,围封区土壤动物类群数、平均密度、H、J和DG指数高于未围封区,且围封后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均明显增加。3除了7月份大型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以及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表现为围封区小于未围封区外,各月份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基本表现为围封区高于未围封区。随时间推移围封和未围封区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大型土壤动物平均密度表现为5月9月7月,中小型土壤动物平均密度表现为5月7月9月。大型土壤动物H、J和DG的月份间动态在2区内不同,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H、J和DG在2试验区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7月9月5月。围封与未围封样地大型土壤动物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0和0.53,达中等相似水平。4在土壤剖面垂直水平上,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平均密度最大值出现在0~10cm土层,而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平均密度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5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与凋落物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及土壤pH、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围封后降低了人为干扰,促进了林下植被更新,改善了林地凋落物和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围封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华北土石山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304)
【分类号】:S714.3
【正文快照】: 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凋落物分解进而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土壤动物的生存与其周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林分环境所营造的微气候异质性常对生存其中的土壤动物群落产生一定影响[2-3]。围封通过排除人为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蕙;王辉;黄蓉;马维伟;;不同封育管理措施对沙质草地土壤轻组及全土碳氮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宗玖;李培英;杨合龙;张向向;;短期放牧对昭苏草甸草原土壤轻组及颗粒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万庆;王玉辉;王风玉;师广旭;;围栏封育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J];草业学报;2009年03期
2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杨少红;杨智杰;;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娓,郭继勋;东北松嫩平原羊草群落的土壤呼吸与枯枝落叶分解释放CO_2贡献量[J];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4 赵哈林;周瑞莲;苏永中;李玉强;;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J];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5 苏永中,赵哈林,文海燕;退化沙质草地开垦和封育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4期
6 曹子龙;郑翠玲;赵廷宁;孙保平;;围封草地“种子岛”效应对周围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3期
7 陈银萍;李玉强;赵学勇;罗永清;尚雯;;放牧与围封对沙漠化草地土壤轻组及全土碳氮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8 魏朝富,陈世正,,谢德体;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对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性状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5年02期
9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10 周华坤,周立,刘伟,王启基,赵伟,周彦艳;封育措施对退化与未退化矮嵩草草甸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崇惠,李健雄,黄海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1997年05期
2 殷秀琴,李建东;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8年02期
3 汤君友,赵锐,王宗英;岳西县来榜镇桑园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2年02期
4 袁金荣,朱雅安,林仲桂,朱巽;湖南衡阳地区紫色页岩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朱永恒,濮励杰,王宗英;芜湖市郊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6 林英华,张夫道,张俊清,欧阳学军,莫定生,周国逸;鼎湖山不同自然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7 徐国良;周国逸;莫江明;;南亚热带退化植被重建中土壤动物群落变化[J];动物学研究;2006年01期
8 高艳;卜云;栾云霞;杨毅明;柯欣;;城市新规划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上海市世博会会址为例[J];生物多样性;2007年02期
9 余曙光;余亮;艾尼瓦尔.吐米尔;;乌鲁木齐南郊土壤动物群落物结构的初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余曙光;余亮;艾尼瓦尔·吐米尔;;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红英;章家恩;徐剑;;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李锋瑞;刘继亮;刘长安;牛瑞雪;刘七军;;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耦合影响[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朱新玉;朱波;;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宗英;;皖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张晓光;殷秀琴;;长白山区蛟河公路边坡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分布[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淑花;高梅香;张雪萍;;除草剂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胡克;吴东辉;文屹;;鞍山铁矿露天采坑废弃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汪权方;王宗英;;庐山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张莹;王宗英;;铜陵市铜尾矿土壤动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永志;徐建民;柯欣;谢正苗;;重金属铜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英华;长期施肥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影响及安全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2 王金凤;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淑花;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对不同管理与利用方式的响应[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4 辛未冬;松嫩沙地固定沙丘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博;松嫩平原羊草草甸凋落物分解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长海;陕北枣林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季节动态[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敏;经营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周丹燕;氮添加对苏北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陈小鸟;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砍伐程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严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解爱华;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江梦;城市化梯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昊彬;上海市香樟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莉莉;辽宁省鞍山铁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过程的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D];吉林大学;2007年
9 黄秋娴;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汪冠收;兰考县玉米秸秆还田分解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3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23939.html